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彭连熙二十四节气工笔作品“寒露”(组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彭连熙,1947年生于河北迁安市,久居天津,笔名熙怡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湖社画会理事。画风典雅沉静,意蕴丰厚,富有诗情,深受美术,出版界赞誉和藏家喜爱。

  主要参展《藕香消暑图》入选全国红楼梦画展,《江南五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曾获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题名《春藤》《荷塘清韵》参加"中华世纪之光一一中国画提名展”。《清韵》"世纪之晨,情系奥运中华书画艺术大展”在莫斯科获金奖。《江南七月》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多次在海内外展事中获奖。

  主要出版《中国神话人物百图》《彭连熙画集》《工笔人物画范》《彩绘本牡丹亭》《彩绘本红楼梦》等美术专著三十多种,多幅作品多次由中国邮政出版多种邮册,邮资明信片等发行全国。

  主要收藏:《牡丹亭》(彭福来合作)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提名奖,其中十二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寒露 彭连熙邀您赏二十四节气。

  江天晓来寒露,一字雁行何処?

  南湖秋水寂寂,且把芙蓉细数。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黄经为195度。古时人们把露作为天气变冷的表征。露凝而白,为白露,露气寒冷将凝为露,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时节,遍地冷露。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重阳习俗

  塞露时节,深秋已至,登高远望过重阳。

  重阳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並阳,两九相重,故为重阳。

  重阳节在我国己有两千多年历史,因与久久同音,又寓长寿之意。唐诗宋词中贺重阳,咏菊花佳作如云。民间活动丰富多样,秋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菊咏诗,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都是有益身心的好习俗。

  时至寒露,天气转寒,起居早臥以顺阴精收藏,早起以顺阳气舒达。保证充足睡眠,尽量了熬夜,防止疲劳过度。注意防寒保暖。

  蕭瑟秋风,落叶枯草,凄凉景物易伤情。防止情绪低落,精神委靡,应多到阳光充足的户外,舒缓的锻炼,放松身心,保持乐吧豁达的心态。

  滋阴润肺,远离"秋燥”

  金秋之时,气候干燥,飲食以滋阴润肺为宜你。适当多吃甘,淡,滋润食品,以补脾胃,养肺润腸。如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鸡,鸭,牛肉,鱼,虾,大枣,山药等。

  时令食谱

  1,苡仁炖猪蹄

  苡仁200克,猪蹄2对,料酒,姜,葱,盐等适量。

  猪蹄洗凈沸水抄出,与苡仁和调味品入锅大火煮开,攵火慢煮2小时,猪蹄烂熟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去湿消肿

  2,百枣莲子银杏粥

  百合30克,大栆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莲子先入锅煮片刻,再放入其它食材,煮沸后改小火至粥稠加刀冰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秋思秋语

  秋昼渐短夜渐长,秋风起时月如霜。秋来秋实硕累累,秋叶经霜遂丹黄。

  秋凉时节,云淡风清,秋高气爽。

  秋收时节,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秋韵是成熟,没有春的憧憬和青涩,也没有夏的躁动,秋阅尽了世间的得失与荣辱,看到了世态炎凉,秋是深沉,自信和成熟。

  人生的秋天也是值得赞美的。

  民谚品味

  1,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2,寒露是晴天,来年春雨多。

  3,寒露有霜,晚稻受伤。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