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丁雪峰——读卢津艺的花鸟画(组图)

 著名画家卢津艺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丁雪峰/文)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有着优良传统和特有魅力,近20年来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不过,发展最显著的不是写意而是工笔。虽然写意花鸟画也有所进展,但作者无非少数中老年名家,青年画家并不很多,然而,天津的卢津艺便是其中之一。他的画非尽善尽美;但亦真亦幻的境象,明快清新的风格,个性化的写意语言,都表明了这位置根传统又锐意创新的画家,对写意花鸟画奥妙确有独特的领悟。

富贵白头 

  卢津艺,1958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早些年以工笔老虎和工笔花鸟见长,后潜心于写意老虎及写意花鸟画创作,并已形成明显的个人风格。艺术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的气质 ,禀赋,学养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使笔墨间透析出来的不能言其所以然的味道。卢津艺是一位外在典雅而内心热烈,思维敏捷而却非常有序的文化人,所以,在他的画中,既没有过渡的拘谨的描摹和呆板的匠气,也极少无法无天的率肆,然柔秀中有刚烈志气,静雅中含遒劲之力。他作画很有节奏,时快时慢,在那敏捷的笔致里流露着用气的秩序,一笔画的整体气韵,又笔笔有着落,处处有照应,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与自己心律和谐的小写意风格。

双喜图

  卢津艺是位真诚的艺术家,这是他的艺术和人之间有着同一性。他爱花,他选择了花鸟画,花的世界能满足他生理和心理的和谐,能满足他精神上的需求,实现情感上的寄托,花鸟画的创作是他最大限度的发挥个性可能的最大选择。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较少画巨鸟和草虫,这并非他不具备把握巨鸟草虫的能力,而是更喜欢与那些默默无语的花木对话,他喜欢宁静的意境。他的画生动,是静中有动,要在静中领略动的意味。他尤其喜欢画桃花,梨花。其笔下之桃花多是粗干长枝,突出枝干的强实和稳健,与他人之桃花明显不同。他不是突出桃花的特性,而是着重表达春天的气息。津艺举止端庄,为人宽厚,使人想起他在画中安排的那些稳重的石头的磅礴造型及其量感,也许在他看来为此才是美的。我想在许多艺术家中都有类似的现象,个人有个人眼中的西施,个人有个人笔下的美的造型尺度和语言尺度。但是卢津艺的稳重是一种理智的情感把握,他那机敏灵动的思维常常使花鸟活跃起来,运动起来。我想这既是一般的理法或者说共同的艺术规律所造成的对比效果和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也是他多面气质个性的表现。正如卢津艺这位很少喝酒的人不同于放浪形骸的豪饮者那样,他很少有醉笔,在那些可以称作大写意的作品里,笔致也是有秩序的,构成也是严谨的。他就是他,在作品中,那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越多,越真诚,他的个人风格也就越强烈。

代沟

  卢津艺是一位既有西画功底,又曾精研古法,既有广博见闻,明于画理,又很注重画法的人,所以他又于有意无意间调动了自己的潜能,综合了各种不同表现手法。他更注重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体验生活。他到内蒙古体验草原的风光,到云南热带雨林写生。张璪言“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石涛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与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卢津艺陶醉于大自然中,大自然融化在卢津艺的心中,他与大自然精神往来,与大自然神遇而迹化。在作品中,即主客观的统一体中观照到艺术家自身。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观念触动他去探索一种健康,的广阔的主题,而造化本身的丰富与生机又为他的主体充实了新鲜血肉。洋溢在他画作中的新意,新鲜感,不是概念的说教,而是源自大自然的鲜活的艺术形象,源自大自然的蓬勃生机。艺术家在枣花中通过感情的陶冶,产生一种创作的激情,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在这种升华中贯穿着艺术家对自然的认识,贯穿着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与人生的思考。卢津艺的师法自然就包含着这许多丰富的内涵。他一方面坚持以造化为师,又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它既能准确地把握自然形象的结构特征和内在规律,又能强调艺术要高于生活。艺术的美是自然美的升华,也是艺术家主体精神的升华。

健羽云漠处

  传统的花鸟画,因作者一律从临摹前人作品并接受前人程式入手,语言形式比较单一。其中写意花鸟画,更长期以水墨为主。卢津艺注重讲究多种语言的贯通,并且强化笔墨,强化色彩,强化构成,使他的作品表现出关注整体,讲究层次,简洁生动的特点,已形成不乏时代气息又有个人风采的艺术语言体系。

  卢津艺的花鸟画在不断的完善,以其良好的素质与悟性,如果坚持以深入的认识带动躬行实践,用长舍短,精益求精,前途不可限量。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