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贺《史玉——国画鹭鸶创作•技法》出版(组图)

  史玉: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中国画协会理事,天津美协花鸟画艺委会理事,天津湖社画会理事,天津画院画家,九三学社成员,国际女画家联盟委员。

  出版有《高学年史玉之名家作品集(大红袍)》、《大匠之门》、《盛世典藏》等多部个人专著。

国画鹭鸶创作•技法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报道)“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题材,通过中国水墨微媒体去表现的一门绘画。其中“花”泛指植物,自然界所有草本、木本植物,土里长的、水里生的,任何瓜果、蔬菜等皆属于这类;“鸟”泛指动物,地上跑的、天上飞的、草间飞的、水里游的,以及龙、凤、麒麟等神话动物都属于此。以动物或植物为主,单独或两者结合表现的绘画,都统称为“花鸟画”。

  学习中国花鸟画,要深求“理法”,而非追求表现形式。中国花鸟画派别林立,技法多样,不变的是传统审美中的神韵与笔墨意趣。中国绘画审美注重“神韵”,花鸟画尤其注重“传神”。东晋顾恺之将“传神”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谢赫(画品)中的“六法”也将“气韵生动”放于第一位置,对后世的审美影响深远。作为中国花鸟画的研究者,笔者致力于探索中国花鸟画的传统笔墨意趣,对翎羽类题材的研究尤为深入,借此通过对翎羽类动物的动态和眉目的描绘,以及小写意“密体”形式的布景造境,展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神韵,形成个人的花鸟画艺术语言。

  鹭鸶是中国传统文艺作品中惯用的主题之一,也是笔者偏爱的题材。鹭鸶是鹭科的鸟类,为大、中型涉禽,其中几种通常称为白鹭。全世界共有62种,中国有20种。鹭鸶主要活动于湿地及林地附近,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它们以蛙、鱼或其他水生动物为食,于近水边树林或灌丛中营巢。鹭巢常密集成群,称鹭巢群。几十年来,笔者走遍全国各地的鹭鸶栖息地,写生拍照,为绘画积累素材。本书中选用的写生速写稿,即从当时的材料中逐一整理出来的现由笔者遴选,作为插图使用,以飨读者。

  1996年,笔者有幸饲养了两只白鹭,从此朝夕相处,时时刻刻观察、揣摩、研究其结构了解其习性,用笔墨提炼动作规律及神态变化,以期对鹭鸶的创作能有更准确的掌握。这对白鹭于1998年放归自然,但两只白鹭的姿态神情仍记忆犹新,余每每回想都感慨良多,对它们的思念深深烙印于心,也萦绕在笔墨流淌的意境中。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撰写了这本写鹭鸶技法书望与读者分享自己几十年来得创作心得,并望给喜爱鹭鸶、喜爱花鸟画的读者以启发。本书的出版,还应感谢出版社的领导与朋友们,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戊戌春史玉写于璞庐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