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汉字学者刘泮书谈——謊字解(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刘泮书/文)謊:形聲字。部首言字表其意,荒字表其聲。
說文:謊,夢言也,即夢囈之言。從言,巟聲。
夢言,夢話。夢話無實,故引申為謊言。說文無謊字,本作詤。
康熙字典:音荒。又《博雅》忽也。《廣韻》、《類篇》書作詤。《五篇》為作 。
新華字典:謊話,不真實的話。如撒謊;說謊。商販要的虛價稱要謊。說謊話稱謊稱。總之為虛 不實之言皆為說謊。
謊字分解:謊字是由言字與荒字組合而成。
言字解:言字又可拆分成三個字組成,1、點,音zhǔ(主),即古文主字。意為釘中火也,象形,故借為主宰之主字。意為有所絕止,主而識之也,可理解為香火。2、《三》天地之道也,三是數名,純符號指事,不說數名,而說天地人之道,謂以陽之一,合陰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為奇數,即已生萬物,故漢字中並列筆畫最多為三畫。《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為眾,女三為粲,嘼三為群。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販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sàn,《論語》三思而後行。又本作叁,《博雅》:叁,三也,三又是古文乾字,即八卦之首,即陽爻,即天也,可生萬物。新華字典:表示多次,如:三令五申;三番兩次。3、口: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即人用來說話和飲食的器官。《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戒。又讀音kǒng,音孔。《釋名》:口,空也。
言部解:言從心生,語從口出,言為人語。人者: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言即以點起首,即為主也,主為元也,始也,祖也。世間萬物唯人能言,人即為仁者,口出之語,即應遵循天地之德,先祖之囑,不可違背天地之道,自食其言,必食惡果。三為陽數,可生萬物,言始於主(點),成於三,出於口。人所之言,即為人之所想、所思、所悟,這即是言由心生,境由心造,這才能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
古文作:從二,從舌,二,古文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言:《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偽言惑眾。《論語》:寢不言。《史記•商君傳》:貌言卑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書•曲禮》:一句為一言。《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
荒字解:荒:古文為巟,無草字頭。巟字又可分為亡與川二字組合而成。亡:逃跑。亡本意為逃,引申則謂失為之,亦為死為之。亡與忘同。又《正韻》同無。新華字典:流亡,亡羊補牢;唇亡齒寒;傷亡;死亡;滅亡;亡國;興亡。亡為亠部,音頭。乚,音隱。亡字又是點(主)字起首,下為一,即為地,不能理解為天,因點(主)在上,即為地下之意。即人死後,即入土為安,與祖先(主)相會,即先祖在上,後者在下。乚為隱,人死後埋入地下,即不可見,故為隱。死者為大也,故亡字在上。古文亡字為入字與乚(隱)的組合。即亡者入土為隱。亡字又可理解為點部與亡部的組合,點(主)不再複述,匸(音xī):哀徯有所挾藏也。從乚(隱),有一覆之。《精蘊》:受物之器也。匸,(漏)物也。從組字上看,與上同,即匸為棺,物為先者,點(主)為香火,即祭祖之香火也。川可分為三個字:1、丿(音piě):《說文》:右戾也。象左引之形。又《廣韻》音(yì),至也,至地也,丿為手形,即人早晚會被召至西方入土。2、丨音(gǔn):《說文》上下通也,即貫通天地人之間也。3、乚:古文隱字。川亦可拆為儿部与丨部的組合。1、儿:《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又讀(jiè)音戒,仁,人也。2、丨:同前。
川:又為古文川字,川流不斷,民族之魂。生生不息也。川又為古文坤字,坤者,地也。《釋名》:順也。上順乾也。《易》:卦名。象傅,地勢坤。《說卦》:坤為地。《仙賦》:汜汜濫濫。隨天轉旋。容容無為,壽極乾坤。《說文》:從土,從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畫六斷也。又婦德曰坤道。
巟:《說文》:水廣也。又《玉篇》:及也,至也。又《說文》引《易》:包巟。今《泰卦》作荒。草字頭實為後人所加。荒:草掩地也,雜草覆蓋田地,故稱荒蕪。《周語》:田疇荒蕪。《卦詩外傳》:四谷不升謂之荒。《爾雅•釋天》:果不熟為荒。《爾雅•釋地》:觚竹,北戶,西王母,曰下,謂之四荒。又歲名。《爾雅•釋天》:大歲在巳曰大荒落。荒字同慌,又通肓。
結語: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謊字是由言字和荒字組合而成的,即為形聲字,言字是表意的(即表形),荒字是表音的,這也是漢字的一大特點。既然是言由心生,語從口出,那就是意味著無論是真話還是假話,善言還是謊語,都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聲音。這也是區別一個人誠實與虛偽的唯一標準。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們的祖先早就告訴我們該如何區別好與壞,善與惡,誠與偽,真與假,實與虛,忠與孝,廉與恥的界限。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懂得並遵循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這個民族傳統美德應該是敬天、敬地、敬師祖。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所說、所做、所為負責。更要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要感恩天地所賜於我們的一切,感恩先祖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感恩父母給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荒廢了土地那就是不仁不義。我們的祖先埋在我們的土地上,我們讓它荒廢,雜草叢生,那就是不忠不孝。隨著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很多人背離了我們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使得很多人拿說謊話當時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殊不知,謊話說一萬遍還是謊話,謊話騙人騙的了一時騙不了一世,騙得了幾個人,騙不了所有人,奉勸那些以說謊話為榮之人,還是多學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堂堂正正,言必行,行必果的好人。
說謊的人,有以下特點:1、有意說謊:故意編造虛假信息或負面新聞,用以達到抬高自己知名度的目的,這叫欺世盜名。2、為名說謊:編造假學歷,假文憑欺騙公眾,提高自己在本行業內的知名度與聲望,這叫沽名釣譽。3、為利說謊:如同傳銷一樣,引誘身邊的親朋好友為其無償服務,所獲利益貪為己有,這叫唯利是圖。4、隨大流說謊:明知是謊言,身邊的都在說,覺得自己不說會脫離大眾,這叫善惡不分。5、無意說謊:不分青紅皂白的人云亦云,無意識地說了謊話,這叫無意而為。6、有一種謊言是為救助生靈而發出的謊言,我們稱之為善意的謊言,這叫慈悲為懷。
以上謊字解肯定有不當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