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刘永忠观穆怀安画作——津沽两岸春意浓(图)

穆怀安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刘永忠/文)穆怀安,燕北回人,不止斋斋主。1958年生于天津,回族,中共党员。师从津门山水大家赵树松,吕云所二位先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民革画院理事,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1988年毕业作品获全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京参展资格并获优秀奖。2015年入选由中国美协和中央民革画院联合举办的纪念孙中山逝世90周年书画展。曾做客天津文化艺术网。2013年天津电视台录制@的艺术个人专题节目。中国书画报,滨海时报,今晚报都曾给于报道。作品被海内外书画爱好者收藏,热爱公益活动,多次参加慈善募捐。

《津沽两岸春意浓》

——观穆怀安画作有感

刘永忠

  日前,笔者应邀拜访了我市著名山水画家穆怀安先生。

  穆怀安先生的画室不大,但四周墙上挂满了他的佳作,仿佛把笔者带进了山的世界、水的世界,林木茂盛的世界,在赤日灸人的下午,置身于山水林木之间,顿感徐风掠过,爽气怡人,好不惬意。

  穆怀安,燕北回人,不止斋斋主。1958年生于天津,回族,中共党员。穆怀安身材健壮,面貌端庄俊朗,那自然大方的谈吐,热情的微笑,凸显穆斯林人的风采。

  穆怀安自幼聪慧。孩童时代,目睹母亲娴熟的剪纸艺术,使他触感到艺术的魅力。上学后偶然和同学到天津美术学院玩,看到了一幅徐悲鸿画的马,甚是喜欢,他用铅笔临摹着画了好几张,拿给专业老师看,专业老师对他的绘画艺术的天赋,给予了充分的首肯。从此他全身心地跃入了美术事业的长河,奋力击水,一发不可收拾……

  穆怀安师从津门山水大家赵树松,吕云所二位先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民革画院理事,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1988年毕业作品获全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京参展资格并获优秀奖。2015年入选由中国美协和中央民革画院联合举办的纪念孙中山逝世90周年书画展。曾做客天津文化艺术网。2013年天津电视台录制@的艺术个人专题节目。中国书画报,滨海时报,今晚报都曾给于报道。作品被海内外书画爱好者收藏,热爱公益活动,多次参加慈善募捐。

  穆怀安先生展开了一幅他的参展作品:在1.81.7米的巨幅画面上,晴朗的天空,蓝天上飘来几朵祥云,绿荫环抱的现代化住宅小区祥和安宁,天津市标志性建筑“天津百货大楼”、海河上的“天眼”摩天轮赫然呈现;特别是一棵有着300年树龄的老槐树,在画面中宛如“中流砥柱”,支撑着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远景近物有致错落,明彩暗色自然融合,甚是壮观! 画家把改革开放以来,天津人民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领导下,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使天津市呈现翻天覆地的美好变化,人民的物质享受、精神生活有大跨步的提高,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表现得淋漓尽致。穆怀安以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政治敏感力,用功力深厚且运笔娟秀的书法,给此画命名曰《津沽两岸春意浓》,恰如其分!

  穆怀安先生说:画画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孤独,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初心不改,我们永远在路上。几十年来,穆怀安合理处理好工作和绘画的关系,不浪费点滴时间,潜心作画。他时常用李可染大师的话“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来鞭策自己的意志,修正自己的绘画方向。他深刻领会赵树松先生的“积墨”和吕云所先生的“线条”,反复揣摩实践,让二位先生的“积墨”和“线条”,在自己的宣纸上巧妙地“无缝衔接”,形成了穆怀安独特的画风画格。

  我们预祝穆怀安先生,在今后的美术事业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