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画家刘正——创作孙其峰先生肖像画以报师恩(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谢存礼/文)刘正,天津“土城刘家”十世孙,著名画家刘奎龄系其叔爷。自幼秉承家学,习工笔人物画。1974年得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赏识,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深造,专修人物画。
退休前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30多年的编辑生涯,17次获天津市优秀图书奖或全国优秀图书奖,及个人优秀编辑工作。2012年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为《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做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工作之余坚持工笔及水墨人物画创作,兼攻小篆。多年来形成以写意性作为工笔人物画中求得灵变的重要方式,“以工养写”作为水墨写意人物画严谨的造型基础。作品题材广泛,刻画深入。其中22件作品26次获国家或省市级奖励。孙其峰先生曾题词为“独运心源,自成格调”“见微知显”。
1979年加入天津美术家协会;198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从1979年始,曾连任天津市第六、七届青年联合会委员;1992年曾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年画艺委会委员。现还担任中国出版协会年画艺委会副会长,中国刘奎龄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批准建研究院),天津美协人物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创作中心、北京大道画院聘为专职画家。
真挚师生情
——记著名女画家刘正创作孙其峰先生肖像画以报师恩
谢存礼
恩师——孙其峰先生
2009年正月是我国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孙其峰教授90岁诞辰。为此,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隆重主办了《水墨年华——孙其峰教授90华诞祝寿书画展》。
参展画家的名单,系“筹备组”在先生众多的学生中,商酌而定。展出的作品都是大家经过精心准备、认真完成的,皆为饱含着每一位学子对老师真挚情感的力作。其中有一件是著名女画家刘正为庆祝先生90诞辰,从2007年即着手准备,倾心刻画的工笔肖像画《恩师——孙其峰先生》。
画中表达了她对恩师那份深深的感激之情;和学生们那“灼灼炷光照学子,千树桃李报师恩”的心境。画中塑造了孙其峰先生端坐在籐椅上,手边几封来自海内外的信件,周围桃花盛开。先生目光慈祥,若有所思,似乎流露出:无悔于,对一生从事的中国画艺术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无愧于,对半个多世纪忠实美术教育,而今桃李遍天下的感慨。画面构图简洁主题突出,人物神态惟妙惟肖。在展厅中,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
为此,笔者采访了画家刘正。
她说:“孙先生是我的恩师,不只是因为孙先生曾给我们上过花鸟画课;更不是因为我要用老师的光环装饰自己……是因为多年来有一种难忘的感恩情怀,萦绕在心中……”
刘正,197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1979年成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1986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2年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年画艺委会委员;退休前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刘正出身于天津的教育世家,祖父刘伦系早年留学与日本,是卓有成就的水产化学专家,被称为天津“水产三杰”之一,还是著名花鸟画家刘奎龄的堂侄,家中藏书、藏画颇丰。刘正是在书中、画中长大的,“早日成为一名画家”是她童年的梦想。上世纪五十年代父母蒙冤,也给她的成长增加磨难。无伦是艰苦的“知青”生活,还是繁杂的中学教师生涯,都没有挫败她的爱好,反而内蒙草原那丰富的民族风情,给了她无尽的创作灵感。经过了两年高考“政审不过关”的挫折,至1974年孙其峰先生作为“天津招生组”组长到内蒙古招生,刘正得到了孙先生的赏识,经孙先生顶着当时“左”的重重压力,毅然决然地想方设法,才将这“出身不好”的学生引入了艺术的最高学府。这一年刘正25岁,系当时入学年龄的最高界线,这是她入学的最后机会。
孙先生虽在极端困难的时期,把刘正引入天津美术学院,但从开学典礼的主席台上,她才第一次见到恩师。几天后在老图书馆楼的楼梯上,孙先生从上面下来,刘正驻足让老师先走,此时只见过报名表照片的孙先生认出这个学生“你是刘正吧,上学不容易,要好好念书……”这像亲人一样的,朴实、亲切的话语,30多年来,时常响在刘正的耳畔,成为她艺术生涯的座右铭。
1978年春,天津美术家协会组织部分画家赴山西、陕西写生,由山西美术家协会及力群同志(山西美协主席)接待。同行者有:孙其峰、孙克剛、王颂余、毕开文、朱欣根、杨德树、李家旭、陶家元、左建华、邵文锦、刘正等,行程一个月。途中每到一地,老先生们都要给对方画画。那段时间,刘正有幸每日跟随老师们“专修”写意画。
1979年在天津市庆祝建国30周年美展上,评出了“文革”后的首批优秀作品奖,孙先生的《迎春花》、刘正的《郭沫若女神诗意》等十几件作品获奖。上台拍照合影时,先生对学生说:“这些(奖)不要太看重,要画好画……”
毕业30多年来,刘正在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工作之余挤时间画画。每次见到孙先生,都是督促她“……在画什么……要抓紧画画……”
2006年刘正彻底离开编辑岗位,有时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向先生汇报,还是那样,先生不断地给予指点。先生对她的白描《摹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手卷非常肯定,还为之题了字,并推荐给出版单位。近年先生和她说:“给自己编本书吧,让你当了这么多年编辑,可惜了。”
2007年刘正计划为自己编一本小册子,想到先要画一件刻画恩师的工笔肖像画,以报师恩,并作为自己的《作品集》的第一页。8月份,作品完成一半时,接到参加《水墨年华——孙其峰教授90华诞祝寿书画展》的函件,她万分激动,用了3个月精心完成了这件作品。
刘正为了画好恩师的肖像,仔细翻看历年来搜集的资料,细心揣摩先生独特的风姿。通过对先生神态、形体微妙特征的刻画,塑造出先生那平易近人、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品德高尚的人格精神。背景又衬以苍干新枝、繁花似锦的桃树,皴染相映,烘托出桃李满园的氛围。
刘正的《恩师——孙其峰先生》完成后,受到好评。她也决心以此画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探求,攀登工笔画创作领域新的高峰,不辜负恩师的帮助、关怀和期望。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滨海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