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庚延——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风采(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其源头可上溯到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建于1906年)下设的美术科。
之后,随着学校改建为学院和系科调整,中国画专业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画教研室正式成立。
1994年7月,中国画专业又由先前的绘画系(包括国、油、版、雕)独立出来,单独成系。
2014年天津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中国画学院,设人物画系、花鸟画系、山水画系、书法系、书画鉴定与修复方向。
中国画学院集中了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学者、画家、专家、教授从事教学工作,具有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专业培养方向,师资力量雄厚,他们在中国画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教学成果显著。
教师的整体素质、艺术水准、专业优势、教学能力、创作成果均居于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前列,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们兼顾艺术创作,诞生了很多富有时代精神与艺术生活的优秀作品,多次获国家级艺术奖,为天津美术学院赢得很高声誉,同时,应邀到世界各国进行艺术交流,不断弘扬中国艺术精神。
在信息时代,中国画学院更加注重艺术教学信息、资源的吸收与归纳,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在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出作品、出人才,悉心感悟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的流变,衔接学院中国画艺术的过往与将来,使中国画专业的学科建设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风采——白庚延
白庚延
白庚延(1940年—2007年)祖籍河北景县, 1940 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 1962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同年师从王颂馀先生主修山水、书法、画论。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中国书画研究会会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组负责人,全国美展评委,天津高职评委。
白庚延先生一生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创作,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作品的气势磅礴,热烈、奔放、拙朴、苍劲的风格,表现出他对中华名族终生不渝的热爱。白庚延先生一生“山水画要为民族造像”的宏伟志向,通过其山水画表现的淋漓尽致,“白氏水法”在艺术界可见一斑。获“美国传记研究院国际著名先生奖、国际金钥匙奖”以及“二十世纪成就奖与世界终身成就奖”的白庚延先生,在中国国画坛具有着深远的影响。2005年,白庚延先生作为我国第一位到联合国举办个人画展的国画家,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艺术成就金奖”。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