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著名女画家刘正赴日讲学——国画的创作技法(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刘正,天津“土城刘家”十世孙,著名画家刘奎龄系其叔爷。自幼秉承家学,习工笔人物画。1974年得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赏识,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深造,专修人物画。

  退休前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30多年的编辑生涯,17次获天津市优秀图书奖或全国优秀图书奖,及个人优秀编辑工作。2012年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为《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做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工作之余坚持工笔及水墨人物画创作,兼攻小篆。多年来形成以写意性作为工笔人物画中求得灵变的重要方式,“以工养写”作为水墨写意人物画严谨的造型基础。作品题材广泛,刻画深入。其中22件作品26次获国家或省市级奖励。孙其峰先生曾题词为“独运心源,自成格调”“见微知显”。

  1979年加入天津美术家协会;198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从1979年始,曾连任天津市第六、七届青年联合会委员;1992年曾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年画艺委会委员。现还担任中国出版协会年画艺委会副会长,中国刘奎龄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批准建研究院),天津美协人物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创作中心、北京大道画院聘为专职画家。

《牡丹亭》国画——刘正 作

著名女画家刘正赴日的文化之旅

2014年在江户川遗址公园写生

  2014年春节前,日中友好艺术协会陈蘭琪会长邀请著名女画家刘正赴日讲学,意在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技法介绍到日本。

  因为今年的创作任务和展览活动较多,况且要介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国工笔人物画是需要做一些认真的准备,因而一直推到十月底才成行。

  当刘老师初踏上陌生的东京的成田机场的出港大厅,日中友好艺术协会陈蘭琪会长与协会的日本朋友岩下先生便等在出口,成田机场在东京的东南方的千叶县,距东京都有近百公里。一般下飞机到市区要倒三四次电车,需要两到三小时。岩下先生开着有全景天窗的、高档的私家车来接机,并一路上他不断地、热情的建议,并绕道带她们去一些著名的街区参观。蘭琪会长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做翻译。这种热情,这种亲切。使人忘记了是在异国他乡。

在江户川遗址公园写生的作品——天明农家。(被日本朋友上水先生收藏)

  蘭琪会长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早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就职于团中央。九十年代初公派日本,后就留下成为常驻居民,24年来一直致力于日中友好艺术交流。成立了日中友好艺术协会,创立了各种形式的美术培训学校或学习班,传授中国画技艺。多次邀请国内知名画家赴日授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日本已较有影响。

  女画家刘正老师系天津美术学院77届的毕业生,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近30年,尤其是从事历代中国画名画画册编辑近20年,对中国画的发展历史相当了解,为了能使学员们了解中国画的工笔人物画特点,结合讲课提前做了课件。况且她毕业以来坚持人物画创作,长于工笔人物画,多次获奖。因作品多为大幅,考虑到不便于携带,也不太适合于初学者学画。为此它专为此次教学还创作了一幅直径一米的小幅工笔人物画《牡丹亭》。并从此作中裁选了局部,又准备了线描稿和分染的步骤图,以及优质熟宣纸,便于学员们课堂上临习实践。

以带去的步奏图为例,介绍工笔人物画的创作过程

  讲课分三个内容。首先是简单的史论介绍。因没有投影仪,刘正老师将资料留在手提电脑中,蘭琪会长举在怀中,便于学员们观看。课上,刘老师先介绍了中国画包含的写意和工笔的两大类的不同之处。又从现藏的历代名画中精选几幅有代表性的,用以列举工笔人物画的特色,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李唐的《采薇图》、元代任仁发的《果老见明皇图》等。并逐一分析了作品中反映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作品的题材选定、作品中人物塑造、画面中情节的安排、背景的处理,及线条色彩的不同使用……第二步结合带去的范画《牡丹亭》,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讲到题材,从京昆剧讲到人物形象的处理,从《牡丹亭》故事讲到背景的安排等。然后详细的介绍了工笔人物画创作步奏,如:确定选题、起稿、勾线、分染、开脸、整理等。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练习非常认真。最后,应学员们要求,又教授了写意荷花的画法。她先在教学白板上画了一组荷花的白描,同时讲解荷叶、荷花的不同生长姿态,然后又在生宣纸上,边画边介绍如何用笔、用墨、用水,现场演示了写意荷花的画法,授课结束,学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从当天晚上课业结束后,蘭琪会长就多次收到学员的电话或电子邮件,反映刘老师讲的非常好,收获很大,学了历史知识,学了工笔人物画,也学了写意荷花,希望刘老师能再来讲学……学员中有一位漂亮的中年女士,系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她的先生是日本美术界有较高低地位的人。下课后,她迟迟不肯离开,拍了很多刘老师的照片,最后学员们陆续都走了,她才离开

11月3日是日本的节日,银座街头有许多传统节目的演出,和其中的演员的合影。

  授课之后的几天,蘭琪会长邀请刘老师游览东京都。刘老师多年前读过的一篇日本的名作,其中讲述唐朝时期一位日本的“遣唐使”曾到过西安,目睹了大唐宫殿的恢宏,及都城街道的对称布局,和“东城”、“西城”市场的繁荣。最后这位“遣唐使”把大唐的文化带回国……因而刘老师对日本的古建筑很感兴趣。 为此她们参观了著名的浅草寺、观音寺、吉祥寺、月窗禅寺等古代庙宇建筑,还参观了保存下来的江户时期的建筑群——江户川和小平古村,那里有江户时期的邮电局、街道、官邸、农舍、酒店、裁缝店、旅馆、澡堂等。并在江户川的天明农家前画了速写,此作得到三位日本朋友喜欢,最后由上水先生收藏。

参观国立美术馆

  在东京期间还参观了国立博物馆的国宝展、国立美术馆的北齐浮世绘画展,国立西洋美术馆的第65届书画展等。

  总之刘老师紧凑的东京之旅,带去了中国画的知识和技法,初步了解了日本的传统的人文艺术特点,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之旅。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