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郭文伟——向昌都解放70周年献礼之作的寓意趣谈(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郭文伟:1939年生,河南许昌人,中国海洋画家代表人物之一,焦墨海洋画开拓者,教授级高工,全国著名海洋测绘专家。现任中国海洋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新加坡南洋画院和北京狮城南洋画院副院长、海洋画派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原书画院和天津海天书画院艺术顾问、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等多单位客座教授和《书画之家》杂志编委,并在天津洪喆文化书画院、天津嘉翰画院、长城书画院和天津政协之友书画院等兼职。现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交通书画协会、中国海洋画家协会、中国测绘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会员,有近百幅作品先后参加全国及地方画展,数十件作品获奖; 30多篇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在《中国书画报》《国画家》《书画之家》《画讯》《西岸风》等十多家艺术报刊及《雅昌艺术网》《人民网》《中国网》《艺联网》《天津文学艺术网》《天津美术网》《新华网•天津书画频道》《金带福路艺术网》和《郭文伟官方网站》及《郭文伟空中美术馆》等数十家艺术网站发表或转载,填补了多项中国画艺术理论空白。

  出版有《郭文伟山水画集》《郭文伟海洋画艺术》《郭文伟山水画选》等。荣获“优秀人民艺术家”“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 “天津市职工艺术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科技成就卓著,曾完成我国大连、营口、普兰店、秦皇岛、天津、龙口、烟台、海门、宁波等港口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改造、完善和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海洋测绘工作;主编、参编出版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科技著作20多部,为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和标准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水运工程标准规范工作优秀奖,全国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突出贡献奖和多项科技进步奖。

向昌都解放70周年献礼之作的寓意趣谈

郭文伟

  8月9日,笔者在“庆祝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天津书画艺术家作品捐赠仪式”上,作为向昌都解放70周年的献礼,向昌都市捐赠了焦墨海洋画《天鲲出航 鹏程万里》。这要感谢天津长城书画院和天津文化旅游摄影协会的信任和支持!该作品将于今年9月底伴同天津艺术家书画摄影作品,在西藏昌都市博物馆展出。

庆祝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天津书画艺术家作品捐赠仪式艺术家合影

天津文化旅游摄影协会执行主席段铁军代表昌都接受捐赠

天鲲出航 鹏程万里(138x69cm焦墨)(局部)   郭文伟/作

  本来,这一献礼之作,旨在表现我国亚洲最大、世界最先进的“天鲲号”挖泥船乘风破浪,出海腾飞,奋发向上的天航精神,表现天津对海洋工程建设做出的新贡献,进而歌颂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辉煌成就。没想到作品的主体意象中交天津航道局挖泥船“天鲲号”的名字(以神话中的“鲲”字命名)竟然与昌都市的“天津广场鲲鹏雕塑”的寓意有着微妙神缘关系。

昌都市天津广场鲲鹏雕塑

  这是因为我没到过昌都,在创作过程中,习惯的从百度浏览西藏昌都解放后70年发展成就。无意中看到天津曾援建昌都市的"天津广场"上有一座象征昌都腾飞的“鲲鹏展翅”巨型雕塑。顿时感到此“雕塑”与庄子《逍遥游》中记述的“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神话中的这个北冥之“鲲”有着同身变化之渊缘,进而联想到“天鲲号”的“鲲”字和鲲鹏雕塑的寓意,是一个象征天津与昌都之缘的巧合。

  第二个巧合就是鲲鹏雕塑展翅起飞的雄姿,又与我创作命题的初衷“天鲲出航  鹏程万里”之题款的“出”字相契合,使之成为两地携手起飞的象征,两者合起来也算是这两件艺术品主体意象(天鲲号与鲲鹏)寓意的不谋而合!

  还有一个有趣的巧合,就是在捐赠仪式上刚介绍了作品寓意之后,突然看到书法家李向群先生无意中带到现场的、前一天的《天津日报》刊登关于“天鲲号”出航投产以来,挖泥、吹填、造陆全面实

  战检验成功的喜讯!这标志着画面上的“天鲲号”所代表的我国造船及疏浚技术已起飞直上九重天,鹏程万里耀五洲。真是神奇之巧合,使我激动不已!

8月8日天津日报报道“天鲲号”挖泥、吹填造陆现场

  这幅作品,从创作到捐赠,诸多巧合之趣,虽然不是惊人的故事,但却大大丰富和提升了这幅作品的寓意内涵。这也许就是要使这幅海洋画作品能起到贯连天津、昌都携手腾飞之情的象征性画作的“天意”吧!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