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郭文伟——知海 画海 做海洋画艺术志愿者(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郭文伟:1939年生,河南许昌人,中国海洋画家代表人物之一,焦墨海洋画开拓者,教授级高工,全国著名海洋测绘专家。现任中国海洋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新加坡南洋画院和北京狮城南洋画院副院长、海洋画派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原书画院和天津海天书画院艺术顾问、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等多单位客座教授和《书画之家》杂志编委,并在天津洪喆文化书画院、天津嘉翰画院、长城书画院和天津政协之友书画院等兼职。现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交通书画协会、中国海洋画家协会、中国测绘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会员,有近百幅作品先后参加全国及地方画展,数十件作品获奖; 30多篇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在《中国书画报》《国画家》《书画之家》《画讯》《西岸风》等十多家艺术报刊及《雅昌艺术网》《人民网》《中国网》《艺联网》《天津文学艺术网》《天津美术网》《新华网•天津书画频道》《金带福路艺术网》和《郭文伟官方网站》及《郭文伟空中美术馆》等数十家艺术网站发表或转载,填补了多项中国画艺术理论空白。

  出版有《郭文伟山水画集》《郭文伟海洋画艺术》《郭文伟山水画选》等。荣获“优秀人民艺术家”“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 “天津市职工艺术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科技成就卓著,曾完成我国大连、营口、普兰店、秦皇岛、天津、龙口、烟台、海门、宁波等港口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改造、完善和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海洋测绘工作;主编、参编出版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科技著作20多部,为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和标准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水运工程标准规范工作优秀奖,全国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突出贡献奖和多项科技进步奖。

时代心声(彩墨海洋画)  郭文伟/作

知海  画海  做海洋画艺术志愿者

天津  郭文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海洋画正是这春天里的文艺新花。在党的十八大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进军号令的鼓舞下。中国海洋画领域,有不少画家正以当代海洋艺术志愿者的姿态和奋发向上、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不约而同的用各自的海洋画向画坛、向社会发出走向海洋的无声的呼唤!

  作为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文化支撑之一的中国海洋画艺术,已经在中国画坛展现出热情奔放的时代风貌。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画家正在把画笔转向海洋,海洋画家队伍和海洋画派的力量及影响不断扩大,新的海洋画品类不断出现,创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分布在各地的中国海洋画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画创新、发展希望之所在。在这一大好形势的鼓舞下,我国从事中国海洋画创作的画家,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不计眼前之利,把画笔从熟悉而且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并成就卓著山水、花鸟、人物画中转向或分笔于以近景海洋要素为主体意象的中国海洋画创作。这是他们发扬当代志愿者精神的体现,笔者作为海洋科技和海洋画艺术跨界画家,更是感同身受。

  笔者感到提高对海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海洋画创新、发展的当务之急。一个艺术家对所要表现的对象缺乏认识、缺乏感情,是不会产生创作激情的。当然也就缺乏灵感,缺乏胆识。特别是对于海洋的偏见和敬畏心理,使得许多画家不敢涉足中国海洋画,笔者认为,这可能就是中国历代乃至近、现代近景海洋画鲜见的原因之一,根源就是古代海洋科学不发达,对海洋的认识不全面。人们往往惧怕于“大海的破坏性”。

  其实,我们视觉中的“大海的破坏性”,并非海洋的品性;相反,这恰恰体现了她“任人驱使”的幼稚、单纯天真的性格。这是因为海水除了与陆地河川之水相同的一面,即受地球重力驱使,“水往低处流”外,由于她是全球连通、占地球表面71%面积的庞大流体,所以还会受到月亮、太阳等星球引力的驱使,使她比陆地之水又多了与地球重力相抗衡(涨、落潮)的引潮力的驱动,形成海洋的周期性潮汐运动;而且海水的驯服性,使她随时还会受到各种外力如会风、温度、地震波的驱使,即使在大海的高潮或低潮的平潮时段,她也不会静止。这就造就了海水运动的永恒性,使她具有了坚守中庸、追求平衡、宽宏包容、甘受万物约束、驱使,成就了她拼搏向上、勇往直前地服务而不图回报的无私奉献的品质。至于大海破坏性的一面,主要是由于人们违背或破坏海洋运动规律,或者不能认识到她被驱使而有效地躲避她,或者是对海洋无知的逆反行为所造成,并非海洋之过。所以,海洋应当是地球上最善良、最美丽、心胸最开阔、最具包容性、驯服于大自然的最具奉献精神的的生命体的集合,是华夏文化“比德说”参照对象的典型代表。她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照的典型对象之物,这应当是中国画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海洋世纪到来的今天,为发展海洋画,促进海洋强国建设,我们当代海洋画家必须以矫枉过正心态,以历史的担当,加强海洋画宣传力度,当好海洋艺术志愿者。

  海洋是比陆地大得多的人类水上家园,是地球的主体,她滋养着不亚于陆地生物数量的海生物。陆地上有的,海洋也有类似之物,这是当今人类已经探明或正在发现和开发的不亚于陆地的、保证人类生存、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虽然含盐的海水咸而不能被陆地生物直接食用,但是,由于海水具有脱盐挥发和多种的变身本领,既能生云、生雾、成雨、凝雪,又能人工淡化,使她具有了平衡地球水、滋养万物、维护地球生命和补充人类食用的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人类在开发海洋资源、如海洋经济、海洋军事、海洋工程、海洋文化(包括海洋绘画)等一切与海洋相关的人类活动,都必须在了解和尊重海洋自身的本性、规律和品质、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而为之,才能真正做到热爱她、歌颂她、保护她、利用她,减少其被胁迫而为之的违害性。

  正确认识海洋的品质和作用,是我们服务于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支撑,例如我们海洋测绘科学就是认识、研究和利用了海洋的这种品质、性格,掌握她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即海面的假想平衡位置——平均海水面)和用于航海和海洋工程建设的海图上的深度起算面及其与瞬时海面的关系,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提供必要的海图。而海图的测量方法恰恰都是根据她的品性和永恒的运动规律研究出来的。
具体到中国海洋画创作,必须研究和处理好海面的随机状态及其与相关海洋要素的关系,用中国画的笔墨,书写海洋的真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大海的浪花、波涛、婀娜多姿多变的流态和具有震撼力的天籁之声,把对海洋的真爱感情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融入到创作中去。

  目前,海洋画派已成为我国海内外最大的中国海洋画家群体。这些画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不约而同的分别先后开创了以近景海洋要素为主体意象的彩墨海洋画、焦墨海洋画、水墨海洋画、青绿重彩海洋画、水墨与构成相结合的海洋画,还有神话海洋画、包罗万象的海生物花鸟海洋画、人物海洋画以及工笔和工艺装饰性相结合的海洋画新品类,这些品类急需当代乃至几代画家共同努力,创作、宣传,不断总结、发展、传承、光大,使之得到画界、社会广泛认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完善的艺术体系,包括一整套技法和理论,使之真正成为不可替代的独立的新领域。这将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由于中国海洋画是刚刚自发产生的,还未成为名正言顺的独立画科,所以目前中国海洋画的交流、展览、传承,除海洋画派或中国海洋画团体内部展览、研讨、交流等,以中国海洋画专题命名之外,在全国性或各地方的展览中,各品类海洋画还是只能分别归属于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专业系统;只能分别依附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或笼统的中国画交流、展览项目中,就像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依附于当时的人物画系列中一样。

  从现在形势分析,如果海洋画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得到国家承认并纳入艺术教育系统,仅靠少数画家个人或小范围活动,是不行的。为了加快海洋画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宣传、发展海洋画的重任。我们不但要多创作高质量海洋画,还要迎着海洋世纪的到来,从海洋文化、理念、理论、海洋画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以当代“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热情,广泛深入研究、探索、创作、宣传,向各地方、向国家主管部门宣传;而且要深入社会,深入到各个艺术团体,动员中国画家分笔于海洋画,使海洋画像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那样,成为众多画家均可以随心创作的画种,并列入国家艺术教育内容。随着我国海洋画事业的发展、海洋强国建设的推进,到那时,中国海洋画将成为中国画家人人都可创作的普及性画种了。

  总之,我们的责任很重。要促进中国海洋画的发展,服务于海洋强国建设,不只是现有海洋画家的责任,也是每个中国画画家的责任,这是海洋世纪、海洋强国建设赋予画家的历史使命。笔者愿和更多的海洋画志愿者一道,共同研究和探索,发展海洋画,为促进中国画创新发展、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海洋画欣赏:

海为龙世界(金碧海洋画)  郭文伟/作

水墨银花(水墨海洋画)  郭文伟/作

惊涛裂岸(焦墨海洋画)  郭文伟/作

天问图(人物海洋画)  郭文伟/作

戏流(花鸟海洋画)  郭文伟/作

幽邃(重彩海洋画)  郭文伟/作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