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虎魂威武——记画虎名家赵玉山(组图)


赵玉山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柳河/文)虎年说虎画,自然会想起津门画虎名家赵玉山先生。赵玉山多年钻研老虎的绘画创作,以深度的精神挖掘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对虎的形象进行了崭新的整合与建构,赋予老虎独具风骨的气质面貌和人文品格,从而给我们带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振撼。


  少年学武的赵玉山从小喜欢绘画。苦练武术的同时,他临摹了各种绘画作品,多年的文治武功,形成了他外表文质彬彬而内心豪爽坚韧的性格。多年的坚持,使他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上世纪80年代起,他迷上了老虎题材的绘画创作。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勇敢和坚强,这一形象正吻合了赵玉山内心的艺术述求和情感表达需要。从此,他沉迷于老虎题材的艺术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他多年临习书画大师任伯年、画虎名家张善子、胡爽庵(张善子学生)的作品,并且无数次地奔赴动物园写生、拍照,搜集关于虎的摄影作品,仔细研究虎的动作、形态、情感,把老虎的每一个习性细节都掌握在心中。


  观赵玉山的作品,总是先被他那人性化的威武虎姿所振撼。一只威武的猛虎,雄壮、强悍,仿佛要从画面中跳出来,那神态、那风姿,散发着勃勃生机。他的作品既有大写意画的豪放大气和简约、又有小写意画的细腻传神、笔墨精到。深具中国画传统的功底,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代审美情趣。他画的虎,不仅造型准确自然、凶而不残、勇而不躁,而难得的是老虎有了人一样的气质。或如成熟睿智的老者、或如血气方刚的壮年,让人无端地生出一种亲切感。通过营造这富于诗意的艺术意境及生命的深度感悟,显示出画家不同凡俗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世界。


  并不满足于单纯地外表刻画和动作表现,赵玉山深得中国绘画的写意性表现精髓,努力从精神层面来表现虎的气质。他从现代艺术中汲取营养,发扬意象性语言的笔墨精神,在传统笔墨和现代结构范畴进行绘画探索。“写意”是中国绘画的精神实质,赵玉山抓住这一点,把老虎形象进行艺术化的人性化加工。看他画虎,多是从头部开始,随势生发,顺意而为,从不起稿圈框。所以他笔下的虎总是造型自然、韵味天然,气势生动。他通常喜欢把老虎的下颌骨适当夸大,鼻子适当加长,虽然并不符合生理结构,但却让老虎有了人性化的气概,更显老虎的勇猛和霸气。


  注意刻画老虎形象的同时,赵玉山努力挖掘老虎的内心情感,赋予老虎人格化的艺术魅力。他创造性地借鉴武术中人的眼神和动作特点,巧妙地揉入到老虎的动作中,从而使笔下的老虎格外威武有气势。老虎的一个寻常动作,往往通过对眼睛瞳孔的不同位置处理,以及脚爪的位置摆放,甚至额头纹线或身姿状态的轻微变化,进行拟人化的艺术加工,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和气质变化,让观众仿佛在画面上感受到了一段传奇,一段故事。赵玉山还巧妙地融入西画的透视关系和投影技法,把虎画得更加立体生动,但又可贵地保留了中国水墨画的传统韵味。老虎身上的纹路是最美的,但同时也是最难表现的,纹路的方向、摆放都特别讲究,要与老虎的动作相协条,不能有一点偏差。赵玉山还特别注意画面背景的处理,或是月影婆娑,或是秋风瑟瑟,或是苇草苍茫,画中的老虎或安祥、或咆啸、或机警……通过配景的冷暖、阴晴、明暗营造氛围感染观众,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线性和写意性是中国的两大传统。以线为基础形成主观的、表情的和视觉的效果,通过线对平面的空间分割来达到对事物明确的理解和表达,是中国画家内在精神本质的特殊体现。从赵玉山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画家在对虎的描绘上是别有用心的。他画的虎基本都是以线来表现,而非“撕毛”方法。他巧妙地运用线的疏密、黑白,以及点线、线面的关系,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经过精心而微妙的处理,使老虎形象在简化中得到内涵的升华。同时,他还吸收了众多姐妹艺术精华,像卡通画、动漫艺术的特点,以及马、牛等寻常动物的姿态……他都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合理地整合到绘画中,使画面别具一种生命的勃勃生机和艺术感染力。



       赵玉山喜欢看书,喜欢玩玉,爱好听戏,研习书法……广博丰富的知识,让他的画呈现深厚的文人画内涵。文人画追求一种高雅、脱俗的艺术趣味、注重人文的境界与格调,它融入了儒、道、佛等东方的哲学思想,揉进了书法用笔、及印章中布局造势的构成理念,通过情趣自然的表达心境、抒发情感。在具像与抽象之间,在似与不似之间,让有限的画面产生更深广的“画外之境”,这就是赵玉山不断追求的艺术之路。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