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著名画家王金厚创作 中华之光——中国神话故事系列作品(图一)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 王佩翔报道)津门画家 王金厚先生,近日 继创作了《岳阳楼记》、《木兰诗》和《观刈麥》“古韵新风”系列组画之后,又推出他的新作《中华之光》中国神话故事系列第一.组作品。


      年过古稀的王金厚先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也一直致力于中国玉文化研究并成为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专业之余兼顾着书画创作,并且在人物、山水、花鸟、乃至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近来,在先生刚刚退身玉文化 领域之后,得以全身心投入中国书画的创作之中。于是他想用心挖掘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作品,做为他二度创作的题材以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


      这里选绘的十幅作品 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神话故事,先生以娴熟的笔墨,凝炼的场景,通俗的表达,每幅作品都能勾起我们对曾经的感动和儿时憧憬的回想。让我们在亦真亦幻的画境中 静发思古之悠情。


 


著名画家王金厚

      王金厚谈《中华之光》——画中国神话故事


      高尔基说过,“一般来说,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神话是基于现实生活,不是头脑的空想。


      我国古代每个时期的神话故事,都没有离开当时人类的现实生活和劳动及斗争,绝不是凭空的推想与编造。而我国远古时候,劳动人民创造神话,更不是根据抽象的思想,而是根据在劳动过程中的具体感受和企求,从劳动中产生出来的。


      《山海经》是保存中国古代资料最多;是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瑰宝;是一部亟待研究的保存神话资料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创作《中华之光》最主要的题材依据。在创作中国神话故事的过程中,我理解到,神话虽说是一种虚构,但却不是虚妄,不是谎言,而是基于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积极的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主义的可贵之处正象我国著名的神话学作家袁珂先生所说:“它对现实釆取“革命的态度”,使幻想的事物有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的事物,从而“实际地改变世界”。因而某些神话,它可以帮助人们去认识客观真理,使人们从蒙昧无知或所知不多逐步走向科学文明”。


      从我国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个事实,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或神性的英雄,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有的借助神力补天,有的使用法宝治水,有的感化天神移山。这是一种民族的精神,体现出了进步、永恒的中华之光。当今,我国正在向着两个一百年奋进,以实现“中国梦”。我以为,赞美这些神话故事中的具有神性的英雄就是颂扬中华之光的一种精神,激励人们永久的奋发向上。


      由于本人的文化水平和绘画水平有限,在作品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缺点,希望诸君给予指点。




《盘古开天地》




《女娲补天》



《共工怒触不周山》



《精卫填海》



《夸夫逐日》



《牛郎与织女》



《愚公移山》



《羿射九日》



《嫦娥奔月》



《大禹治水》

-------------------

      王金厚简介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委会副会长。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理事。

      中国玉雕艺术评论家。

      《中国玉雕艺术》主编。

      中国扬州八怪研究院天津院院长。

      原天津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委会会长。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