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津派书画艺术研究院书画家赴东莞采风(组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陈宝仪报道)天津津派书画艺术研究院杨勇院长带领著名书画家:高学年、史玉、张葆东、刘成权等人赴东莞写生采风。
在裕东书画院陈君权董事长、梁丽荷院长和知君老师的精心安排陪同下,游览了广东园林的珍品可园、岭南画院、岭南第一名山黄旗山、南社明清古村落和南城艺展中心及文化广场等风景名胜。
可园为莞城人张敬修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其第一大特点是:四通八达。把孙子兵法融汇在可园建筑之中,成为整座园林的一大特色。全园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共有130多处门口,108条柱栋,整个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入门穿过客厅来到擘红小榭后,雄奇、幽深的园景便逐渐展现在眼前。循环碧廊徐徐观赏,可看到拜月亭、瑶仙洞、兰亭、曲池、拱桥,以及藏书阁、钓鱼台、曲桥、小榭等,可说是处处有景,景景不同。
可园的第二大特点是:雅意文风。张敬修虽然身任武职,对琴棋书画造诣颇深。所以整个庭园虽偏于武略,局部都显得文风雅意极浓。
黄旗山以两方面著称,一是东莞民谣的第一句就是"黄旗山上挂灯笼",传说在黄旗山顶上有一棵千年古榕,为莹火虫的汇聚之所,夜间远看如灯笼一般,奇景远传,大家现在抬头往山顶上看,那里建有一个巨型大灯笼,晚上在东莞城区任何地方都可以望到它。
这黄旗山第二个著名之处是:据说观音曾在这里显过灵,后来在这个庙的上空常常有紫色霞光临降,每逢初一、十五,东莞的许多老人和妇女就成群结队前来烧香,烧香的烟雾把半个山头都笼住了。传说东莞风调雨顺,都是因了这块祥和宝地。
另一处景点,就是廉泉。据说只要饮一口这廉泉之水,可以使人变得廉洁,历史上黄旗山还是诗人墨客雅聚的场所,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篇,为东莞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富的内容,现已成为东莞人民春游、踏青、登高的圣地。
南社明清古村落现存祠堂达22间,古民居达200多间。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南宋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南迁,几经周折于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1275)定居南社,历明、清近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96000平方米的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以村墙为界。村内以中间长形水塘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由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构成具有浓郁 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难能可贵的是未破坏的明末清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是南社古建筑群中的精品。
中心广场不仅是东莞政治文化中心,在绿带、灯光和喷泉的映衬下,东莞会议大厦、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东莞图书馆、东莞群众艺术馆、东莞科技博物馆等八大建筑物显格外壮观和美丽。无愧国际花园城市的美名。
东莞美不胜收的景色和名胜古迹让书画家们难以忘怀,沿途的木棉含苞待放,浓郁的芒果庇荫参天,荔枝与修竹辉映,紫荆和芭蕉共发。数不尽的南国风光陶醉了书画家的情怀 ,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书画家们感言:东莞采风,不虚此行。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