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画家王蔓榕应邀出席《中国第十届绘画新六法论研讨会》(图)
女画家王蔓榕在《中国第十届绘画新六法论研讨会》作主旨发言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中国第十届“绘画新六法论”研讨会于2019年6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学世纪馆隆重举行,参加研讨会的包括著名画家、新六法创立者、世界艺术家总会会长陈其旋教授,原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杨力舟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理论家、画家韩琦先生,纪东将军,中国书画家报总编李浪木先生,北京希望天地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牛玉石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书画家、主流媒体负责人、企业家等五十余位嘉宾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天津画家王蔓榕受邀出席并发言。
研讨会嘉宾合影
王蔓榕(右二)与参会代表合影
王蔓榕在主旨发言中讲到: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中很重要的一个门类,是国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中国画之所以历久不衰,除了它具有独特的魅力之外,还因为有历代无数画家和理论家们为它的发展做出过不懈的努力。
南齐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就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它一直是历代画家、批评家、鉴赏家品鉴中国画时的重要美学原则和标准。他指出“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他的历史意义和贡献是及其重大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绘画也在不断地寻求创新、发展之路,谢赫的六法论已不能准确适应当代艺术创作与欣赏的要求,原有的美术理论,难以解释复杂的当代现象,甚至产生种种难以化解的矛盾。
陈其旋先生提出的绘画“新六法论”,在中国画界吹过一缕清风,它是根据大量研究并亲眼目睹中国当代艺术不断出新和中国画艺术理论严重滞后的实际状况而提出的新的艺术理论构想,《新六法论》对中国绘画的创新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时代气息
艺术的表现历来都是与时代的发展前进步调一致的,即“笔墨当随时代”。“时代气息”不仅强调了技法创新,更强调了内容题材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才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二、笔力雄健
笔力雄健既强调了笔法的内敛,也强调了笔法的张扬,即要强调传统意义的审美要素,更要提倡时代意义上的兼容并蓄。中国画以线为造型基础,因此,线条苍劲古朴是中国画的生命。
三、墨韵淋漓
墨色滋润灵动,是视觉审美的境界,绘画作品水墨淋漓,韵味十足,才能让观者赏心悦目,笔墨完美结合,才能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四、情景交融
情感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情景交融、尽情抒发出内心的情怀,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好作品。
五、承古创新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绘画的笔力和技法,还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思维,创新中没有传统功力做支撑,则会成为“空中楼阁”,但只有传统却没有创新,则作品就会没有生命力。
六、和谐统一
和谐统一就是注重作品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兼收并蓄、融贯中西,让作品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将各种绘画元素完美结合,呈现出艺术的最精华。
王蔓榕最后讲到,《新六法论》是在谢赫《六法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梳理更新提出的,它更具时代活力,更能指导艺术家们将其灵活运用于现代艺术创作中,绘画新六法论是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画艺术理论。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