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吕宝珠国画——不追形似而求神韵(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吕宝珠;:天津市人,1951年生,号愚夫,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受教于著名画家穆仲芹、赵松涛、李西源、李涵、阮克敏、秦克强、杜世镛等先生。早年受教于黄克、于化鲤等先生。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京津书画院副院长、百中国画院副院长、天津市政协花鸟画研究院理事、天津民建書畫院理事。

  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及天津市美展2001年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傲霜》被博物馆收藏;2006年参加《和谐杯》首届全国诗书画作品大展,作品《秋趣图》获一等奖;参加首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作品《秋山野趣》入选作品集;作品《傲雪》入选第六届中国、菲律宾、日本书画大展;作品《春韵》入选走进郑州第五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获花鸟百强奖,并被组委会收藏;2007年参加翰墨缘津沽百年书画名家画展;2008年参加第六届牡丹杯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参加天津市津派画展;200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书画艺术成果展;2011年荣获《画讯》读者喜爱十位画家;近年作品多次入展,其作品作为礼品赠送英国、加拿大、韩国、法国等外国友人。并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吕宝珠国画艺术》画集;作品多次发表在《中国书画报》、《天津日报》、《工人日报》、《中国书画信息大全》等报刊及各大网站,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多次采访报道。

不追形似而求神韵

  吕宝珠先生并非是专擅画葫芦者。他的画路宽泛,花鸟、山水、人物皆有佳作,而且能工 能写。这与他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功底不无关系。他自幼喜爱写写画画,六岁就进了少年宫学习绘画。少年时期就有幸得到了黄克、于化鲤、张延龄等津门老一辈名画家的辅导,中学时得李瑞春老师指授,后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深造。上世纪70年代就有作品获奖并发表在《天津日报》上。在工艺美院期间又得益于穆仲芹、赵松涛、李西元、李涵、阮克敏、杜世镛等名师的教诲,为后来的书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宝珠先生谈画儿,他的“口头禅”是:学古人、读今人、画自已。他认为,古人能留下来的,都是经过历史和岁月淘洗的经典,学必有用。今人能流传开来的,必有成因亦有空间,要研读分析。通过学习古人,研究今人 来"成全"自已。没有自已的东西只能落个白玩儿。所以,他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着自已的“画论”。初始,他主承李涵先生,走齐派大写意的路子。在研习过程中他又深受晚明画家白阳(陈淳)青藤(徐渭)的影响,追求笔势的一奔放和墨色的酣畅。他还苦临碑帖,在"二王"、董其昌、于佑任等大家的书法中汲取营养,令自已的笔墨有新的变化。在画作中反复体会用水与墨色的关系,用笔与书法的关联,以豪放的笔势令浓淡墨色相互渗化,以求苍逸之气。尽力发揮笔墨的表现力,不追形似而求神韵。这使他的写意花鸟和山水画有了自已的面貌。

 

  如今,年过花甲的吕先生似乎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常有六尺大幅和尺幅小品频频面世,幼时的梦想成为现实的他,不忘初心,倾心书画艺术。让我们期待他有更多更好的国画作品问世。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