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奇石生纸上,墨趣寄情怀——著名画家王大成指画奇石作品展在鼓楼博物馆开幕(图)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257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李盟报道) 初冬暖阳,普照万物!微风拂过,大地之声浅吟低唱!“石不能言最可人—当代名家王大成指画奇石作品展”于2022年11月8日上午在天津鼓楼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从王大成先生创作的几百幅奇石作品遴选了一百多幅精品画作。

著名文化学者姜维群,著名书画家姚景卿、王其华,原天津美协副主席史振岭,著名书法家陈启智,红学家师大博导赵建忠,著名表演艺术家佟有为、刘春慧,著名画家陈军,《天津中老年时报》编辑齐珏等在讲话中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315

著名文化学者姜维群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321

著名书画家姚景卿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328

原天津美协副主席史振岭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335

著名书画家王其华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342

《天津中老年时报》编辑齐珏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351

著名表演艺术家佟有为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357

著名书法家陈启智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04

著名画家陈军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10

著名表演艺术家刘春慧祝贺

书画家姚景卿、陈启智、赵士英、史振岺、李锋、王俊生、高象昶、刘泮书、彭英科、谭海忠、沈德强、郭志斌、朱森林、魏兴武、萧振华、王海冰、谷军、魏暑临、姜维群、李震等为画展题写贺词。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17

嘉宾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22

嘉宾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28

嘉宾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41

嘉宾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47

嘉宾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53

嘉宾祝贺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459

嘉宾祝贺

文学艺术界史振岭,姚景卿,王其华,姜维群,佟有为夫妻,陈启智,赵建忠,罗文华,齐珏,刘泮书,李震,沈德强,杨恩溥,谷军,刘春慧,庞军,刘春萍,马长利,高蕴辉,李立军,谭海忠,朱森林,王海冰,杨勇,朱文先,隋家佑,边长剑,郭志斌,彭英科,陈军,陈国瑞,杨诒申,刘钊,孙学武,孙轶,陈鸿轩,王敬,刘秀澄,孙少明,陈慧,吴凤霞,呼艳,李盟等到场祝贺观展。

天津著名书画鉴定家邢捷先生看了王先生的指画奇石作品后,称赞有“八大遗风”。他独创性的奇石作品看似简约却不简单,蕴含着声动趣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书画爱好者呈上一餐奇石饕餮盛宴。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558

嘉宾观展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632

嘉宾观展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506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512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519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525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552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604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610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625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638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644

嘉宾观展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8220650

嘉宾观展留念

王大成先生在创作传统山水画作之余,涉猎广泛,博观约取,研习指画多年。早年曾得到梁崎先生的悉心指教,受益匪浅。近几年他寻石,赏石,画石,将天下奇石尽收眼底。他在指画奇石上孜孜矻矻,勤奋钻研。

疫情期间,先生闭门勤耕不辍,摒弃功名,不问世俗,心静如水,在空寂与幽静的画室中专心于艺术创作。把多次写生与研究相结合,画赋天道,独树一帜,他以指为笔,心随指动,石奇指亦奇,或龙腾虎跃,或飞鸟翔止,或瘦透漏秀,或蹲踞坐卧,亦动亦静,灵动有致。将内心对艺术的高度热情凝聚于指笔,特有的艺术语言诉诸纸上,以天地为师,墨韵高古,清冷的石头仿佛透露出一种生命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21108230821

展览日期11月8日——22日,参观时间为每日9:00——16:30(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每周一闭馆,16:00停止入馆),观众需佩戴口罩,严格执行入馆疫情防控程序:出示“健康码”“行程码”绿码、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描“场所码”、测量体温、查验有效证件、进入常规安检程序入馆参观。

点击相关链接 欣赏更多精彩

[展讯] 著名画家王大成指画奇石作品展将在天津鼓楼博物馆举行(图)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