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赵光篆刻二十四节气 . 七十二候(1-6)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赵光,字伯弢,号勿佞,国家艺术系列正高级职称。从师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大家龚望、冯星伯。作品入编数十部辞书、作品集并在各级展览中入展并获奖。曾在刊物上发表作品千余幅。曾为博物馆、图书馆、佛教寺庙制馆印、藏书印、三宝印并书楹联碑额。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有《赵光书法篆刻集》。




      立春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解冻,是七十二候中的立春第一候。春天第一天,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万物开始复苏,到处都是生长的气息。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立春二候:蛰虫始振

      蛰虫始振,是七十二候中的立春第二候。昆虫有藏伏越冬的特性。此时地下冬眠的昆虫感觉到了地面温度上升的变化,身体由僵硬变成柔软,从朦胧的睡眠中开始清醒,振奋精神。此期间气候的最大的特点: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





      立春三候:鱼陟负冰

      鱼陟负冰,是七十二候中的立春第三候。在北方,盛寒时水面结冰,水底相对比较暖和,鱼儿潜伏在水底。开春了,水面的冰开始融化,鱼儿浮到水面,在尚未完全融化的冰块和冰片缝隙间游动,古时称为“鱼上冰”,到元代《元史志》方改为较为文雅的“鱼陟负冰”。





      雨水一候:獭祭鱼

      獭祭鱼,是七十二候中的雨水第一候。獭性残,食鱼只吃一两口就抛在河边,再继续抓鱼。所以人们观察到它的喜好,认为它的这种行为是在“陈列祭祀”一般,取名“獭祭鱼”。獭祭鱼这一物候,表面上虽然讲的是水獭在河边捕食鱼儿,并喜欢将它们堆砌陈列的现象,但其实暗含着早春时节气候的明显变化。





      雨水二候:候雁北

      候雁北,是七十二候中的雨水第二候。此时南方天气已热,候鸟雁自南向北飞,从中国南部等地迁至中国的东北方或是西伯利亚,飞回原先居住的地方。古人观察雁候鸟认为候鸟是随着阴阳之气而往来,其实候鸟只能够适应某一种的气候罢了。《月令》、《汉书》作鸿雁北。



      雨水三候:草木萌动

      草木萌动,是七十二候中的雨水第三候。雨水节气的后五天,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南方桃李含苞,櫻桃花开。西北东北等地区却仍处在寒冷之中,但全国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度。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