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旬画家的画马情结——记津门花鸟画名家高长明先生(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李少宗文) 天津花鸟画名家高长明先生,现今已年过八旬,虽年老体衰,但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和创作激情,在天津画坛默默耕耘,终日笔耕不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并期待有新的艺术收获,结出丰硕的艺术成果。他在绘画艺术世界里,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既享受着生活,又创造着生活。
高长明先生“文革”前即考进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深造,成为国画艺术园地一棵幼苗。在天津美术学院,曾师从孙其峰、肖朗、刘君礼、溥佐等国画大家,有幸得到国画名师的悉心指教,并与曲学真、刘克仁、胡嘉梁等现今津冀绘画名家为同窗好友。参加工作后,他被分配到天津一家国营大企业从事工会工作搞宣传,其绘画技艺也派上了用场。由此,他如鱼得水,在绘画的艺术海洋里畅游,夯实了中国画技艺的基础。他不务虚名,潜心作画,锤炼出扎实、过硬的中国画传统艺术基本功,活跃在天津画坛。
高长明先生在青、中年时期,专攻中国画工笔花鸟,兼花鸟画小写意。他的工笔花鸟画自然洒脱、生动传神,洋溢着青春朝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时还在绘画中巧妙融进西画技法,为笔下花鸟增添颇多意趣。他将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和画作,将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小动物和鱼虾草虫,描绘得或形神兼备,或栩栩如生,或妙趣横生,而毫无雕琢造作之感。在他的笔下,鲤鱼在池水中摇头摆尾、鲜活自在;小狗在桃花牡丹映衬下憨态可掬、欢快可爱;小松鼠在山林中跑来跑去,特有灵性和野趣。但是他近年绘画最多的是马,特别是富有高雅富贵气质的宫廷宝马,对于马倾注几乎贯穿于他的大半生绘画历程。
高长明先生作品欣赏
高长明先生作品欣赏
高长明先生作品欣赏
高长明先生作品欣赏
高长明先生出生于1942年,因属马而喜欢马,对马的绘画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早在80年代就钟情于用工笔技法临摹绘制国画宫廷马,并曾耐着性子以绢本形式悉心临摹了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百马图”长卷。郎世宁此工笔画马长卷,画面极为繁复精细、生动传神,显示了郎世宁工笔画的深厚功力。而高长明花费数年临摹研习完成的《百马图》,画面上松树繁茂,绿草茵茵,近百匹骏马神态各异,散聚在林间溪边,恍若仙境,此仿作已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其后,书画界朋友送给他一本溥佐先生绘制的马年画马的旧挂历,他如获至宝,终日揣摩研习、临摹创作,绘制出一幅幅颇具宫廷画风格的工笔马画作,如《听泉图》和“双骏图”“四骏图”“六骏图”“八骏图”等,画面色彩浓艳,画作彩墨交辉,骏马多姿多彩,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马创作之余,他还临摹、绘制了颇多的线描骏马的画稿,准备以后适当时机创作时能够派上用场。
高长明先生退休后,历史也进入21世纪的新千年,他受聘在天津市老年大学、枫林园职工美术班等处教授国画花鸟,他边教学边创作,激发出新的创作热情,奉献出一幅幅国画佳作。由于社会生活和市场对花鸟画审美需求的改变,使他画马的热情一度冷落下来,他的牡丹、鲤鱼等富贵吉祥的绘画题材特受欢迎,成为了他绘制花鸟画的主要题材。但随着年龄增大变老,视力减退,工笔画已难以绘制,代之而起的是具有传统色彩的写意花鸟画作,追求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的意趣和神韵。
近年来,他的两只手臂突然染上疾病,握笔运笔受到严重障碍,由此感到极度苦恼、烦闷,他当时意识到从此可能就要与他终生热爱的笔墨、色彩说告别了。但在百般焦急、思虑之后,他重新振作起来,又重新拿去画笔来,像小学生和初学者那样,一次次生硬地练习握笔、运笔、染色,直到熟练、灵活地运用笔墨和勾线、皴染。其后,他大脑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重新画马,以马的形象为题材,完成兼工带写的群马绘画的艰难创作,创作出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百骏图》,以此讴歌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蒸蒸日上。
高长明先生作品欣赏
高长明先生作品欣赏
高长明先生作品欣赏
高长明先生作品欣赏
于是,在他的居室、画室里,在那狭小的画案、墙壁上,放置、悬挂着一张张刚完成或未完成,或刚起画稿的“群马图”“骏马图。尽管这一匹匹骏马没有了几十年前那些工笔马的神韵,没有了以前宫廷马画作的雍容华贵、生动细腻,但是那些他熔铸进新时代气息和精神的骏马、群马,却依然那样斗志昂扬、奋勇向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我从这一幅幅新创作的骏马、群马画作中,仿佛看到了创作者的倔强不屈,看到了一个八旬老艺术家自强不息,以及绝不向命运低头,绝不服老绝不退缩的顽强性格。预祝老艺术家在绘画艺术上青春不老,永葆艺术青春。
文章作者:李 少 宗 2022.11.9.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