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在坚守中不断提升——书画评论家王炳学谈孙轶书法印象(图)

微信图片_20221103130043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孙轶,笔名老铁。与孙轶认识几年,也一直在关注孙轶书法的追求与发展。他谈过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对隶书的理解、对经典的理解,也有过迷茫和无助。但是他一直坚持着自己对笔墨的追求,坚守自己内心的笔墨理想,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书路径,在坚守中努力提升。前些日子,忽然在微信看到他近期的一批创作,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1-1 (4)

孙轶书法作品

1-1 (5)

孙轶书法作品

1-1 (7)

孙轶书法作品

1-1 (9)

孙轶书法作品

在多年的书法学习研究中,孙轶紧贴传统,努力在传统经典中汲取养分,特别是在隶书的学习上,他抓住《张迁碑》《郙阁颂》《西狭颂》等方峻一路碑刻,下功夫临习,努力消化、吸收。孙轶非常聪明,师古而不泥古,在学习和创作中,他大胆落墨,并把个人的思考、理解和认识充分运用到日常书写。比如在临习方笔整饬一路作品时,他反其道而行之,往往以圆笔处置,以圆代方,保留方笔一路的古拙与气象,不可谓不是一种个性化的很有想法的探索与尝试。

2 -1(1)

孙轶书法作品

2-1 (3)

孙轶书法作品

2-1 (5)

孙轶书法作品

2-1 (8)

孙轶书法作品

关注当代书法是孙轶学习书法的又一取法落脚点。他关注和留意当代书法创作的优秀书家和作品,认真体会、思考和临摹,吸取当代优秀隶书名家的精华,这也充分表现出了他的聪明和智慧。在书法研习过程中,很多老书家要求从古人处落脚,上追先贤与古人经典。但是,逆向思维,我们在努力学习古代传统经典的同时,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和书家也应给予一定关照,关注并借鉴当代书家学习模式和研究走向,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功课。学习借鉴当代书家,很容易形成跟风现象,在追时风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己,最终被时代淹没。所以,我们学习今人,不能亦步亦趋刻意模仿,但对于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有益的吸收和学习,这也是书法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所以,孙轶在学习今人时,注重取舍,努力寻找自己需要的笔墨元素,在创作中加以运用,巧学巧用。

1-1 (2)

孙轶书法作品

60孙轶1

孙轶书法作品

筚路蓝缕、踟蹰前行,在书法追求的道路上,孙轶一直没有停歇,他在不断努力寻找自己的最佳艺术突破点,努力在不断汲取中寻找自己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最近看到孙轶的新作,有意识增加了很多汉简的成分,在用笔、结字方面做了很多新的有益的尝试,古人的笔墨、当代书家的笔墨和自己内心的笔墨不断叠加,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张力,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大胆变革与尝试。

孙轶对笔墨的坚守精神非常令人敬佩,他在坚守中不断提升,提升自己对笔墨的认知,提升笔墨的表现能力。他一直在思索与调整提高的路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按照这种状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我们相信,孙轶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非常宽阔的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

王炳学 壬寅冬月识于得山楼

王炳学,学津书院创始人,别署墨雨轩主,50岁后以得山楼主行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画院院士,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教育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南开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沙孟海书学院研究员,天津市第五次文代会代表,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第八次书代会代表。曾供职于中国书画报社。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