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画家李文君(图)
梅花在冬春季节开,和兰花、竹子、菊花一起称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梅花画家李文君1998年被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在研习内画的同时,笔耕不辍,绘画以梅花见长,国画作品“咏梅”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获收藏奖。李文君又独钟情于写意之梅,在多年坚持不懈的自学中,终于结各家之长,创出了独有韵味的梅之精作,在多次的大赛中,荣获了各种奖项证书,受到了众多收藏家的厚爱,在千万次的摸索中,她的梅,枝干,苍劲有力,花,晶莹剔透。整幅作品,不但给人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也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一路走来,李文君用了30多年的时间巡梅、画梅,她最爱的是“巴山古梅”。“达州是中国梅花的基地,在达县马家、百节,万源龙潭河都有连片成林的野生梅花,原汁原味,非常漂亮!”谈及梅花,李文君神采飞扬,“其它地方的梅花野性不足,远远比不上巴山的古梅。”每年寒冬腊月,李文君都会挎上相机、带上画笔,到万源、达县等地的深山老林中去巡梅、写生,与腊梅对话,如痴如醉。每次去,李文君都会借宿在附近农户家,画完梅花便给山里的淳朴农民照几张相,来年再把照片洗出来送给他们,他们也都很欢迎这位城里来的大画家。
老干、石拙、粗壮,繁花似锦,香雪一地,只有在大山中才能找得到的映象,深深地刻在李文君的大脑里。“有必要每年都去深山老林吗?”对于记者的提问,他一阵大笑,“这可偷不得懒哟,你得不断地给自己输入新鲜的感觉,这样才会有创作的活力。”
通过几十年努力,李文君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实力派画家,作品大气、古朴、儒雅,她笔下的梅花大多老干苍虬如龙似金石铸成,气势雄浑;新枝瘦健挺拔,用笔如篆,柔中寓刚。
2014年国画作品《红梅》入选《和谐盛世翰墨情》第五届全国“长城杯”书画作品展。现为国际书画家联合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会员,毛泽东诗词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中日韩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世侨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北京昌平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李文君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或从事艺术交流活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崇州陆游祠、韩国“凤山书院”、台湾“千佛山菩提寺”都收藏有他的梅花图。
出版主要作品专辑有:《李文君画梅辑》、《李文君百梅辑》、《中国画家李文君》、《李文君画梅选》、《李文君画梅精选》等10余种其画梅驰誉海内外。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