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画家王金厚先生:《我画泰山》(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著名画家王金厚先生: 记得,我初次登泰山是1977年。那次出行是我带着十几个学生,于当年清明节来到牡丹之乡山东荷泽实习写生。趁着浓浓的雅兴,和学生们在一起,我也画了不少的牡丹写生稿。
一个星期之后结束牡丹写生课,急赴泰安宿住。第二天凌晨,师生十三人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又重新带上写生工具,离开旅馆开始登山了。
第一次看到泰山,一是激动,二是震撼。那个时代没有手机,十几个人只有一台135黑白照相机,胶卷少的可怜,舍不得用,只能照一些集体合影。泰山一步一景,峰峦叠嶂,云海松涛,烟雾萦绕,精彩纷呈,神奇曼妙的自然景色掩映着风格各异的古建筑,依稀步入仙境,美极了。无论是对自然的山形树影,还是对人文的门坊祠庙各种景致的记录,只能靠多画几张速写,来积累创作素材和表达对五岳独尊的崇尚之情。
从1977年初登,到2019年的最后一次,四十几年的时间我共八次登临了泰山。每次攀登都深感这座文化名山的宏魄之势和博大精深。泰山拔地通天,仰首天外,蕴含神妙。是自然山、文化山、科学山。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几登泰山,每次或多或少都要画几张速写,感受不一。铅笔的、钢笔的、碳笔的,无论用什么工具,张张速写稿都实现了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对泰山进行了原始、真实的记录转換成了速写作品。有的速写稿在整理后还画成了国画作品。
最近,我把这些速写和国画翻了出来,重读时,引起了很多、很远、很深的回忆。
1978年王金厚带着学生在北京植物园正在写生
1977年王金厚在山东荷泽画的牡丹写生稿
1977年王金厚在山东荷泽画的牡丹写生稿
1977年王金厚在山东荷泽画的牡丹写生稿
1977年王金厚在山东荷泽画的牡丹写生稿
1977年王金厚在山东荷泽画的牡丹写生稿
1977年王金厚带着学生到泰山写生在中天门合影
2017年王金厚在泰山画的风景写生稿
2017年王金厚在泰山画的风景写生稿
2017年王金厚在泰山画的风景写生稿
2017年王金厚在泰山画的风景写生稿
2017年王金厚在泰山画的风景写生稿
2017年王金厚在泰山画的风景写生稿
2017年王金厚在泰山画的风景写生稿
王金厚先生作品《秋》
王金厚先生作品《秋水潺潺》
王金厚先生作品《文山雄气》
王金厚先生作品《登泰中天方半山》
王金厚先生作品《松掩古道》
王金厚先生作品《云漫幽谷》
王金厚先生作品《泰山金秋》
王金厚先生作品《山幽》
王金厚先生作品《泰顶飘雪》
王金厚先生作品《天阶秋韵》
王金厚先生作品《泰山晓春》
王金厚 2022年11月30日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