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痴情书画 艺献军旅 ——记任利民先生的国画艺术(组图)


贾墨尧专访画家任利民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贾墨尧报道)任先生自军营生活几十载,对国画艺术探索磨练,在写意花鸟画方面获得颇深的造诣,尤为擅长画牡丹。他的写意牡丹画,画风优美,清新自然,又以老辣多姿的笔触展现牡丹花开瞬间的动人景象,用笔墨将牡丹花的千般姿态,万种风情,一写尽然。




          任利民先生的花鸟画创作,遵循谢赫之《六法》,在熏习传统的过程中,藉“写意”精神来领略画中之古雅,笃于“蒙养”,而切思近问,其境界自然非同凡响。夫有此胸襟而后方有此佳作也。古往今来,艺术之路充满着艰辛,笔墨历练犹为漫长。近年来,任老先生开始致力于花鸟画之研究,择居辟野,朝夕于斯。甄明源流,剖析古法,拳拳之心,孜孜不倦。






          在中国的国画艺术中,众多画家也将他们对牡丹的喜爱通过国画这种艺术形式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牡丹花成了国画中的常客,描绘牡丹的作品多如繁星。如今人们咋家具装饰上更重视艺术品位的要求。在中国的国画作品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其中尤其花鸟画在装饰方面的价值更为突出,国画牡丹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想表现牡丹国画的安稳,就需要画师们在用笔、调墨、绘色方面做文章。唯有不断地琢磨,不断观察,才有可能绘出汉唐时代“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岁月安慰的模样,绘出一株株牡丹的静好。古往今来,流传至今的牡丹国画有很多,名人名家的也不少,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当代的一些名家的牡丹国画才是我们可欲而又可得的真品。


 





       精品牡丹写意国画就需要画师们对用笔和调墨以及色彩的搭配进行灵活的运用。也只有如此才能画出惟妙惟肖的安稳的牡丹国画,任老师的牡丹亦是如此。





       任利民,男,一九五四年生人,原籍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退休于天津市蓟州区。自幼酷爱书画,得益于家父和当地高人指导,指导老师任向忠当年在天津驻防时与著名书画大师刘奎龄先生交往甚深。山水画老师师鸿忠,曾为傅作义部秘书。本人十五岁开始为乡里作画,十八岁到公社从事宣传工作,二十岁参军,在师机关工作,一直没有放弃对书画的学习追求,为官兵作画。转业地方尤其退休后,到天津、河南等地拜访名家请教学习。 近年来,多次参加各种书画活动,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人士收藏。现为天津市蓟州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榜书协会会员。京津书画院常务理事,蓟州区办事处主任。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