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去世的津门书画家(图)
中国美术家协会退休干部、美术家卞国强因病2022年1月12日在天津逝世,享年64岁。
卞国强,1958年生于天津,曾任天津杨柳青画社书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他的作品质朴、细腻、宁静、淡雅,注重对生活的独特感触,在表现技法上既吸收传统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又吸收西洋画的构成、透视及肌理的表现。卞国强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善于以小视角最真实、最鲜活、最朴素地表现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生活,以小观察记录生活、记录情感、记录时代。《开学了》《津门春来早》等作品展现了后疫情时代津沽百姓的生活,表现他对平凡而又不凡的普通人的敬意和对家乡的眷恋。其代表作有《旅游者》《溜鸟人》《风雪归人》等,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多次举办个展,发表在报刊、杂志及学术刊物上,大量作品被博物馆、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古聿浚先生(1939—2022),河北滦县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后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全国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会员、天津美协水彩艺委会、水彩画专委会顾问、天津市教委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专家、亚细亚国际水彩画联盟委员、26届亚展天津会长。
从事美术教育五十余年,发表作品及论文百余件,专著及“古聿浚水彩画作品集”等多部。国内参展百余次,国际参展30余次,部分作品被收藏。
天津著名书法篆刻家穆奎信于2022年4月12日下午5点30分因病去世,享年75岁。
穆奎信,1947年生,北京人。别署魁信、三有堂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海河印社副社长。书法功力深厚,篆刻成就突出。研习三代吉金文字、秦汉印玺、明清流派印风,尤其对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有独到体悟,风格老辣稳健。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赴国外交流,有《穆奎信篆刻集》《反字肖形印——实用篆刻印谱》出版。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著名画家曹德兆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5月29日21时3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3岁。
曹德兆,1939年生于天津,1963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导师为油画大师吴作人、艾中信先生。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五至八届理事、曾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主席、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等职。作品曾在日本神户、名古屋、横滨、大阪、四日日市、韩国等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出、有二十多家出版社出版画集。
书法篆刻家郑尔非先生于2022年8月23日17时35分仙逝,享年74岁。
郑尔非,又名郑玉安,系印学大家蓝云先生入室弟子。他潜心书法篆刻几十年,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点。其学书虽从颜入,但其涉猎的碑帖多多,尤其对晋唐写经与魏碑情有独钟。其小楷手卷《留侯论》、《六国论》、《晁错论》、《岳阳楼记》等,笔力沉着凝练,笔致精微灵动,行体苍润,有钟繇、二王笔意。其魏碑及汉隶,或中堂、或斗方、或横批、或条屏,篇篇厚重雄健,气象高古,字形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审美价值。
郑尔非的篆刻深得蓝云先生真传,其作品貌似平淡,但寓巧于拙,寓奇于平,充分利用平斜曲直、粗细欹正之间的矛盾规律,于平中见险,平中见奇,面目独具,这也正是其习众家而不为众家所拘之结果。
著名画家张锡武先生,于2022年8月13日23时在天津逝世,享年96岁。
张锡武,字青松,1927年生,河北省河间县人。历任天津美术工作室、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天津杨柳青画社副社长、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擅长中国花鸟画和杨柳青民间年画。作品有《淀上渔歌》、《木兰从军》、《李时珍问药图》等入选全国美展。出版有《张锡武画选》、《写意牡丹画法》、《牡丹的画法》等。作品以其深厚的文艺造诣和独特的绘画风格,蜚声画坛。特别是他的牡丹画,多用小写意方法,形神兼备,在画界享有“牡丹张”的美誉。
原天津市民革画院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家萧长发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0月10号逝世,享年68岁。
萧长发,1954年生,天津人。80年代开始在民革市委会做书画组织工作,并向严六符先生学习书法,向张牧石等先生学习篆刻技法,尊侯春林先生为师。作品曾入选天津市书法新人展,2012年,书法作品《滕王阁序》入选《中国当代书法作品选集》;2013、2014年,作品入选《美丽中国》和《辉煌60年——纪念建国60周年》集邮册等。2006年,《温柔周庄》获中国文学社、江苏作协等单位举办的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优秀奖。
著名雕塑家刘鑫于2022年12月11日逝世,享年79岁。
刘鑫的雕塑是可以对话的,在首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他将《成兆才》和《吴晓邦》两件作品奉献给观众,希望他的作品能够与更多的人对话、交流。
刘鑫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雕塑家,他长期在天津歌舞剧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曾担任《西班牙女儿》、《货郎与小姐》、《天鹅湖》、《精卫》等大型剧目的舞台设计,同时还参加了第43届世乒赛、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国际少儿艺术节的舞美创作。根据舞台设计的需要,他画过油画,钻研过国画,刻过版画,搞过砖刻,所有这些都为他日后创作雕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塑刀下一个个艺术巨匠诞生了,他们中有人民音乐家聂耳、施光南,西部歌王王洛宾,一代舞蹈宗师吴晓邦,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生命的激情在一尊尊雕塑中涌动。
著名书法篆刻家、词人曲世林先生于2022年12月14日3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曲世林先生,字愚辰,号师黟山人,别署辰芬。祖籍山东荣城,一九四五年生于天津。自幼秉承家学,诵读诗书,苦练书法。曾随寇梦碧先生学习诗词,随张牧石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并得到龚望先生、余明善先生等名家指教。尤以篆刻名世,以黄牧甫篆印为根基,旁涉吴熙载,探赜秦汉玺印,参酌皖、闽、浙诸印浓风格,逐步形成了自己高古、醇雅、朴厚、大度的制印风格。有《世林印课》、《曲世林印痕》等存世。
原天津美术学院教学科研处处长、《中国书画报》社社长、总编辑、工艺系、美术教育系、成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陆福林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0日下午13时47分在天津逝世,终年76岁。
陆福林,1946年10月生,河北省滦县人,成长于秦皇岛。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和工作中深得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孙其峰先生的厚爱,为其画范图手稿,亲自指导画梅、兰、竹、菊,并题词鼓励“形神俱得,笔墨清新”。曾先后担任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系、教学科研处、美术教育系、成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学院主要领导;《中国书画报》社社长、总编辑等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文治先生于2022年12月20日因病逝世,亨年85岁。
王文治,1938年生,河北人。擅长美术批评。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历任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美编、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美工、天津人民出版社美编、新蕾出版社副编审。书籍装帧《非洲班图民间故事》入选第一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发表论文有《秦征的艺术追求》、《笑的艺术——评方成漫画展》、《不知疲倦的探索者——马达的版画艺术追求》等。出版有《清气满乾坤——齐白石传》。
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王健康先生于12月23日凌晨3点41分病逝,享年73岁。
王健康,1949年生于天津,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画。后受教于孙伯翔、宁书伦、张恩忠诸先生。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大展,并在报刊发表,被海内外多家单位与个人收藏。
生前为天津市书法协会会员,天津书法教育学会理事,南开区书法协会副主席,河西区书法协会理事。曾参与市教委小学一至五年级书法教材的编写工作。退休后致力于书法普及与教学,培养出众多的书法爱好者。
著名画家刘洪麟先生于2022年12月27日上午与世长辞,享年88岁。因疫情原因,丧事从简。刘老的去世是天津美术界的一大损失。
刘洪麟,1934年生,河北文安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理事、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原美术编辑室主任,全国版协装帧艺委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班1962年毕业。1962至1966年河北艺师属新华大学绘画系大学毕业,1965至1969年天津市二轻局技术研究所装潢设计室,1969至1979年天津工业展览馆总体设计,1979至1994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美编室主任,全国装帧艺委会委员。多年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工作,曾获优秀设计奖、论文装、编辑特别奖七十余项。多次参加艺术博览会和举办个人画展,影响强烈,普遍认为新颖独特,更受到画界资深人士赞赏,对戏典画开拓了新路。《钟旭》等作品获《世界艺术交流与创作金奖和精品奖;《艳阳楼》获2000年北京《世界华人艺术展》银奖;《三岔口》获2001年《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女》获2002年第六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书画展》国际优秀奖,并享有“新世纪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国画集萃》、《中国美术家选集》等。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开画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屈鸿林先生因病于2022年12月27日晚21:00病逝,享年76岁。
屈鸿林,1946年生,早年受业于津门著名画家严六符先生,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八十年代加入天津美术家协会,是南开画院早期会员之一。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一直活跃在津门画坛。他为人谦和而重义,诚恳而善良;在山水画上继承传统多种风格,又形成自我风貌,是南开画院山水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88年所作《江帆楼阁图》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湘西情》入选《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一书。
著名书法家李葆源先生于2022年12月28日逝世,享年91岁。
李葆源,字一泉,1932年生于天津市。生前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南开画院名誉院长,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初学从唐颜真卿入手,兼学华世奎先生书法艺术。后为博采众家之长,先后受业于王学仲、李鹤年以及冯星伯、黄寿昌诸先生。真、草、隶、篆、行诸体皆能,不少作品均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收藏。尤擅大字榜书,几十年来为我市及其他各省市书写了大量匾额,为商家店铺广为增辉。特别是为我市亨得利钟表店、百信珠宝金楼、新中国文化商厦、东海商厦、中原百货(中原公司)、天津劝业场股份有限公司等商家书写的牌匾深得广大群众称赞。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