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烈州——腾飞中华魂(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袁烈州,1939年12月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宁波经济促进协会顾问、中原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 国画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
为民族铸魂,为“龙马精神”立像
一 .逐日
“腾飞中华魂”。如何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个画家在和平年代能为这个国家、民族做些什么?
精神文明建设、文艺创作,对国家、民族的腾飞崛起,重要吗?
这些问题曾时时在画家袁烈州的胸中盘旋围绕,激荡,不能自己。
为此,画家袁烈州不惜千里跋涉,登泰山、临东海,黄河寻源,思接千古,遥视八极,苦苦寻觅。
袁烈州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
寻路观天宇,朔风叶凌天,龙吟胸中涌,逐日踏云梯。 龙腾天宇 袁烈州
二. 文化兴邦,伟大的文化孕育伟大的民族。
文化是民族血脉、民族的根魂。不同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和国家。
文化风貌体现着国运之兴衰。文化强,则国强;文化衰则国衰。
优秀的文化孕育着民族核心价值观,哺育着民族,孕育着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进而孕育出对本民族的爱与民族奉献精神,孕育着民族命运的华彩,而每一代人民又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从而反哺文化。
民族奉献精神、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得以兴盛、延续的根本。
东方既白日初生,万马奔腾浪溶金。 东方既白 袁烈州
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关系着民族的兴盛衰亡。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多少强极一时的民族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和文化中核心精神的变迁、衰落、消极有关。
而中华民族哪怕经历千劫万难,哪怕是被世界的一时瓜分而却总是能浴火重生,日益强大,所谓者何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
正是因为中华民族这种伟大的文化特性,这种创新图强、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核心价值观,才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哪怕历经磨难,仍浴火重生,滚滚向前。
三. “民族复兴”必需伴随民族文艺复兴
“民族复兴”必需伴随民族文艺复兴。民族经济强盛和国际化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充满正能量和民族自豪感的文化创作与传播,从而长久的激发“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自信心,归属感,进而激发有着民族奉献精神的民族使命感。
而文艺复兴的优秀文化创作,绝不是仅仅取决于的艺术技法组合的变化与新颖,而应是取决于文艺作品中能传达多少正能量,取决于能激发多少“人性升华”的美的共鸣,取决于能激发多少的“奉献精神”的共鸣。
碧血丹心树忠骨,龙腾九洲不辞国。
滚滚黄河孕华夏,水风沸烈中华腾。 黄河之孕 袁烈州创作
骄奢淫逸、无病呻吟、扭曲、寂寞空虚冷的精神内涵也能出文艺品,也不乏市场,有时甚至能装“酷”、装“高雅”,但他们本质是精神的垃圾甚至是毒品,是自私自利、腐蚀心灵与核心价值观的温床。
四. 文化传播是国之重策
今逢盛世,中国政府,仁心圣手,绘制世界蓝图,一带一路德通五洲。中华英杰,风起云涌,龙行万里,马踏万方,竞风流于国际,其势汤汤。
然,中华儿女踏出国门,于五大洲四大洋开枝散叶,他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但他们的二代、三代、四代在异国他乡,如果长期失去中国文化的有效供给,在外国文化的熏陶,和耳濡目染下,这些龙的传人,还能保持多少“我是中国人”的信仰。是否会出现最终反成为,为他国输送人才、子民和资金。
文化建设分文化创作和文化传播两部分。文化创作是为民族立魂。
文化传播,即是为经济开路,也是民族母亲对异国他乡游子的呼唤,更是为中华后世子孙输送血脉养分。
五.艺术家要为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铸魂
文化创作就是为民族铸魂。每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都是民族灵魂的雕塑师,都有着为“天地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继往开来”的民族使命与责任。
“中华魂”就是由中华文化孕育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升华出的民族大爱和大无畏的民族奉献精神。
艺术品是艺术家将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通过自身的精湛技能予以表达出来。是艺术家用心血浇灌出来的心灵之花。
艺术品是艺术家内在情思的迸发,是心中要说的“话”。
这些“话”是“振聋发聩的醒世名言”,还是“软语温存”;是“无病呻吟”,还是……,”取决于艺术家的内心修养和表达的功力。
所以伟大优秀的艺术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美丽”的心灵。2.能够自由表达心灵的表现技能。二者缺一不可。
但无论是“美丽”的心灵,还是精湛的技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紫气东来龙魂舞,雄卧东方睨八荒。 紫气东来 袁烈州创作
“美丽”的心灵需要艺术家主动的雕琢孕育,升华引导。艺术家本身就是敏感多情的人群,困惑、迷茫、欲望、不被重视的心灵伤害,时时困扰着他们。
所以艺术家格外要注重自我精神世界的引导。无悔的坚守,敢于攀登一座座前人没走过的艺术高峰,这都需要艺术家自我精神世界的不断升华和重塑。用深厚的学养孕育内在的情怀与智慧。从而找到自己的心灵的感动、坚守以及自信、自尊,进而培养出自己的奉献精神,从而才能不断的为人类人性之美的升华,奉献自己的心灵力量。
而精湛的艺术技艺,更是要通过艺术家不懈努力实践,在掌握了前人的表现技法之后,才能在当旧有的技法无法满足艺术家情感的宣扬的时候,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技法组合。
这种正心,修身的积累、坚守与迸发,有时要用艺术家一生的心血与奉献精神去浇灌。
唯有如此,文化创作者才可以为后世子孙创造出感人至深的、纯粹的、绵延长久的,导人向善的精神财富,才有可能激发人性中的大爱与奉献精神。从而为民族铸魂。
六. 弘扬“龙马精神”,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
画者袁烈州(1939——2016)作为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有着满腔爱国情怀的、喜爱绘画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
因为从小就喜欢猛士英烈,民族英雄,表达这种情感成了袁烈州一生的追求。
而“马”作为传统的交通工具,有着载道而行,不避险远,以及忠勇的特性,从而借马言志抒情,成了袁烈州主要的艺术创作题材之一。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伴随之探索与思考,在精神情感上袁烈州逐步实现了从对个人英雄主义和猛士英烈的崇敬,向期盼中华民族的腾飞崛起的渴望的升华,然后再又实现了向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一伟大的民族自豪感升华的转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海纳百川。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其势永昌。
终于袁烈州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坚守,和为之奉献一生的创作题材。
为中华民族的“龙马精神”立像!!!
登云逐日踏云霞,乘风破浪啸九州。 矫若游龙 袁烈州创作
龙马精神,中华魂胆。龙者,华夏图腾,是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所化;马者,英雄足、行者力,其态端方,其性勇烈;战场上,与人生死相依,蹈汤踏火,不避险远,勇往向前,却无虎狼之姿。“龙马精神”,忠、义、勇、烈、仁、智所化,乃华夏英杰之大奋发有为之心也。
龙马精神还述说的是,龙的传人如天道之运行,满怀激情永远向前、奔腾不息,他的另一种说法也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龙行天竞自由,坤马踏地德载物。
喷薄欲出火龙驹,矫腾奋蹄真龙魂,蓄势待发开鸿蒙,再立天地创纪元。 喷薄欲出 袁烈州创作
同时之所以要弘扬刚勇英烈、奋发有为的“龙马精神”,因为封建统治下的中华文化不缺雍容大度,不缺闲情雅致,不缺朴拙纯良,不缺世外桃源、明哲保身;独缺刚毅勇烈的血性、硬骨头精神。失去了民族血性,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再优秀的民族也只能没落。失去了刚勇坚毅之气,许多从属性美好的品性也将“变味”。
民族文化教育之正道,是开民智、立国魂,提升国人的意识品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凝聚力。这都需要奋发有为的刚勇之气。
文化创作不仅需要优美抒情的小夜曲,更要有鼓舞人心士气的义勇军进行曲。
七.“龙马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先锋
“东方红,太阳升,龙马奔驰,中华腾。”
昂扬、坚毅、奋进却无虎狼之姿的、中华民族所独有的龙马图腾、龙马精神在向世界去述说: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华民族不畏惧强权,不欺凌弱小,愿与世界各国、各族人民,通过一带一路的携手合作,共存共荣,共创未来,共建辉煌。
马蹄声声腾烈焰,大野惊雷舞东风;点点华彩伴君行,携手合作共繁荣。 大野烈焰 袁烈州
八. 为表“奇情”,博采众长。
伴随着情感的升华,袁烈州在艺术表现技法上,也不断的推陈出新。
为了表达大无畏的猛士情怀,在马体形态结构上,袁烈州吸收了汉代画像石及马踏飞燕的形象特征,和北朝雕刻的气韵,又有现代西方抽象的造型。
后来为了进一步表达自由精神的向往,又夸张和拉长了马的脖子,强化了马鬃,马臀,马尾的刻画,从而使马体形态豪强雄壮,如蛟如龙。为了强化视觉冲击力,袁烈州吸收了摄影中特写镜头的特点;为了表达光明、血和火,在色彩运用上,袁烈州西画中的色彩明暗的对立来渲染、强化主题形象。
龙马精神,中华魂胆。 脚踏实地 ,砥砺前行。 汉魂图腾 袁烈州
为了表现出天马行空、万马奔腾,横越天宇、矫若游龙等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形象,将马这一形象放到了龙驰骋的背景空间,从而实现了将马和大江大川相结合,和时代风云相结合,与中华的象征黄河相结合的艺术创造,袁烈州的绘画技巧组合风格,在这些的结合中不断的被突破、重塑和锤炼,强烈独特的艺术个性不求自得。
纯中国式的诗、书、画、印、笔、墨、纸、砚被袁烈州创造性的运用组合,从而将中国的龙马精神、中国的山川大地、长江黄河,中国的历史、风霜雪雨,风火雷电等元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进而创造出中国绘画史上独有的大意象龙马图腾画卷。
马蹄声声疾,壮志揽乾坤 挟天地风雷 袁烈州创作
在创作《黄河之精魂》这幅作品时,袁烈州于1999年到黄河壶口瀑布采风,他被黄河壶口那奔涌、滚荡、咆哮、嘶吼的瀑布所震撼,从中他强烈的感受到孕育于中华民族、龙的传人骨子里、血脉最深处的那股向往自由,永不屈服,惊天地、泣鬼神,如烈焰、如地火般的内在伟力——中华魂,这股伟力一旦迸发,必将如火山之崩发,横扫千军势不可挡。
黄河魂动,石破天惊,如火山之迸发。龙马嘶天,中华崛起,势不可挡。
袁烈州以满腔炽热之情融注笔端,发黄河之呐喊,以宽广娴熟之技法引天雷地火入中国画卷,一扫阴柔雅逸之文人画风,发震中华雷音。
黄河之精魂 袁烈州
《中华吟》
黄河滚滚天上来,孕育中华龙马魂。乾龙行天竞自由,坤马踏地德载物。
三皇五帝立经纬,春秋战国百家鸣;秦皇汉武织华盖,唐宗宋祖舞锦绣;
万千英杰热血洒,共吟华夏大风歌。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奔涌走千秋。三江沸腾英魂舞,浴火百炼大道歌。
精忠报国传薪火,自强不息天行健。
碧血丹心忠魂舞,马蹄声声薪火传。 奔雷图 袁烈州创作
江海沸、山河移,
时光斗转运来袭;雄鸡一唱天下白,五十六族大团员。
东方红、太阳升,
龙魂吟唱盛世歌,仁心圣手中华策,一带一路定蓝图,德通五洲万邦朝。
风云动,战鼓擂,
中华英杰奏凯歌,马踏飞燕行万邦。穿针引线织锦秀,愿为世界换新颜。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华夏文明千载岁,斑斑绿颜焕华彩; 铜浇铁铸龙马魂,昂首阔步日朝阳。 汉之魂 袁烈州创作
万马嘶腾江海裂,混沌初开大日升;九州万里风雷动,天龙八部踏尘开;斗转星移腾四海,薪火相传代代昌。
马蹄声声千秋雪,三生万物薪火传。 铁蹄踏破千秋雪 袁烈州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