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著名画家霍春阳——用艺术力量回馈社会(图)

霍春阳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李庄乡李庄村,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国内森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大中华学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荣获天津高校名师称号。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担任北京大学国学社专家顾问。天津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著名书画家霍春阳:丹青绘写大美时代 铸魂树人回馈社会

 

  77岁的霍春阳身为美术教育家、著名书画家,谈到中国绘画今之大病在于所谓革新,过早走入生活,不辨取形之真谛,不明真美之意,不识审美原则之三昧:少哲思,不养其心,乏浩然正气,缺世间深思大觉,只得其表。绘画的一个核心评判是画乃至画者的境界。境界在中国最为重要的表达是天人合一。霍春阳于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井留校任教至今,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霍春阳是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系原主任,天津市中国画学会会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霍春阳

  考进美院策马扬鞭


  霍春阳衣冠齐楚,举止温文儒雅,身上有一种冲淡的孤独。这种孤独,是他追索“性道合一”“内圣外王”的艺术至高境界的自觉隔离。


  1946年春,霍春阳出生于河北保定清苑一没落乡绅家庭。霍家自七世祖有帛公迁是乡,一直耕读为业,四世祖秉礼公为清代举人,曾叔祖佩璇公与祖父金城公(字树屏)皆为清代秀才。清政府实行新政,金城公赴日本留学,归国后历任阳城高等小学(阳城书院)山长,江西督军北洋军阀李纯军需处书记,及南京政府税务司文书,1921年病故于南京。至今,霍春阳依然保存着祖父手书千字文一册,一派黄自元馆阁体工整笔致,足见其当年于科举用功之深。由于祖父的早逝,一个 家庭失去了庇护。父亲国鑫公(字小藩)又体羸多病,不善营生。直到霍春阳出生时,家业已是败落贫寒的紧。幸而母亲讳闫凤栖,勤俭持家,维持着一个由小康到没落的家庭生计。从小耳濡目染的霍春阳喜绘画,且画作闻名乡间,称其可成大器。由于家乡李庄是冀中平原抗日老区,从而 1965 年成为电影《地道战》的拍摄外景地。其间,霍春阳得以跟从美工商荣光先生学画速写等,并帮助剧组画幻灯片,居然一月挣到50元,这使得乡人及家人逐步理解了他的理想与坚持。之后,他在保定美术社里结识了启蒙老师陈建功先生。陈先生送给他一套《芥子园画传》,这成为他正式学习国画的开始。1965 年秋,霍春阳考取天津美术学院,从此踏上艺途,笔耕不辍,与这座绚丽多彩的城市水乳交融在一起。


  那时候,霍春阳后来的恩师,也是他艺术道路的重要领路人孙其峰先生已经担任美术系主任。从1956 年开始,孙先生陆续延请了张其翼、秦仲文、李智超、李鹤筹、溥佐、王颂余、刘君礼、萧朗等名师来学校任教。霍春阳在名师门下勤学苦练,可以说他的废画得用小车拉几车。1972年,霍春阳正式入了孙其峰先生的门墙。1975 年、1976 年,孙先生经常带着他出外写生。他们一大早起来,去颐和园。在南池子吃饭:两大碗啤酒就着烧饼油条,解饥也解渴。进了园子,两人急匆匆来到一树树玉兰花面前,双眼始终盯着那满树的玉兰,一朵朵地绽放在速写本上。跟着孙先生学画的几年间,他们师徒合作了许多画。孙先生画小样,霍春阳放大样;霍春阳画花,孙先生再补鸟、补石;孙先生画枝干,霍春阳点花叶……霍春阳心里明白,这是孙先生在提拔、扶持他。同时,他经常请教一些学问上的名家。其中,天津大儒吴玉如先生对霍春阳有很大影响。在先生的教诲下,他研读了《论语》《易经》《孟子》《左转》《后汉书》《道德经》《庄子》等,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山花烂漫名噪九州


  1976 年春寒料峭,霍春阳和孙其峰先生一同去泰山写生,到了“后石坞”,看到山崖石缝间突然蹦出一片黄色的精灵,一簇簇迎春花吐出艳丽的笑容,它们在冲寒,它们在探春。

1

  回到天津后,霍春阳的创作激情爆发,绘画出了明丽的迎春花。孙先生看后沉思片刻,抓起大笔,用没骨法挥洒起来。巨石沉沉,一浓一淡,映衬花后,浑然天成。题款“山花烂漫”,四字隶书,落款“春阳其峰合作”六字。这幅六尺的画于1977年2月参加了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庆祝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全国美术展览会”,赢得当时主持美协工作的华君武先生赞誉。《山花烂漫》后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一时间,迎春花开满天下。《山花烂漫》让霍春阳声名鹊起,但他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如果想在绘画上有境界上的突破,不但要艺精,还要在学养上不断地追比圣贤,多读中国的经典,要内外兼修,厚积薄发。之后,霍春阳到北京上了“中国文化书院”第一次开办为期三年的“中西文化比较学习班”,问学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张岱年先生、任继愈先生;“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研究老庄的权威陈鼓应先生;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家季羡林先生等。三年后,霍春阳以优异的成绩在学习班结业,紧接着又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办的“中国文化学习高研班”,这可以算是中国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科研的“黄埔军校”了。此外,霍春阳经常听多类型学术报告,求知若渴,在不断进步中知道怎么去粗取精了。


  1992年,霍春阳作品《秀色秋来重》参加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首届中国画展";1993年其作品《浩然天地秋》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展览。由于参与"新文人画"及各种美术活动,使其获得不小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1993年至1994年,霍春阳应邀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陈绶祥先生主持的"中国画名家研修班"。1997年被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定为"中国画坛百杰"之一。1999年分别在天津及烟台市美术博物馆举办了个人画展,他渐已成熟的极具文化韵致的画风,赢得了无数欢喜赞誉,但他依然谦虚为人、致精绘画、执教讲台。


  如今,霍春阳收获着幸福,女儿霍宏、儿子霍岩均执教高校,并各自组建了自己幸福美满的家庭。尤其霍岩承继家学、家风,已是颇有影响力的画家与天津美术学院老师。霍春阳尊师重教,每年都为孙其峰先生过生日,那种对恩师的尊重是自然流露出来的。霍春阳尊师重道的精神成为画坛典范,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以及身边的人……今年3月20日上午,惊闻恩师孙其峰先生辞世,霍春阳先生哀思如潮,风雨几十载的师生情就此永别,虽是师生,却情同父子。回想曾为恩师祝寿、为恩师捶腿按摩情境,如今天人永隔,不禁难掩悲痛。悲恸之余,霍春阳提笔书写挽联:师德蔼蔼如松长青,画道浩浩似海生碧。霍老师以这样的形式寄托着对恩师无尽的哀思。


  善举铸魂立德树人


  一些学生被当今绘画流派所困,甚至在绘画艺术上出现偏差。此时,霍春阳向学生指出了流派的谬误:很多人动辄以某门、某派划分国画领界,同时又有人极热衷于打造什么门派,实则天下唯一派而已,即正派。文王不派,孔圣不派,故德配天地,道义千秋。无派则无笼牢之鄙,故而能和,和者为大,分之必小。南宗、北宗皆归一宗,即正宗天道,不中必不正,不正则不大,不大必不久。霍春阳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霍春阳先生是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家,是一位集实践、教学于一身的名师。霍老师为天津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几十年如一日,尤其是退休之后,仍然坚持在本科、研究生教学一线,是天津美术学院、甚至在更广的教育领域,都起到了一个垂范的作用。霍老师德艺双馨,时刻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设立助学助困奖学金,以此奖励支持优秀学生、困难学生,为他们能够安心学习提供保障。对此,天津美术学院对霍老师的善举表示深深的敬意。”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介绍道。2017年9月,“霍春阳奖学金”在天津美术学院设立。霍春阳捐出200万元用其每年的利息来设立“霍春阳奖学金”,奖励的对象为中国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其中,中国画专业的本科生包括人物、山水、花鸟、书法、鉴赏修复5个方向。中国画专业研究生包括人物、山水、花鸟、书法4个方向,奖励品学兼优成绩突出的学生。此外,霍春阳多次悄悄资助一些在天津美术学院读书家境窘迫的学生。一些媒体获得信息后,联系霍春阳老师,准备采访报道他感人的助学事迹,但被他婉拒。霍春阳向记者情深意重地说道: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我把这些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家人。老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如今,很多受到霍春阳资助的学生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成了著名画家、有的成了出版人等,用不同方式回报着天津美术学院和这座美丽津城。


  用艺术力量回馈社会


  这些年,霍春阳一直活跃在书画界,以“净化人的心灵”为创作宗旨,是我国传统写意花鸟创作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在精研艺术创作的同时,用艺术的力量和感召力回馈社会。


  2019年,向市慈善协会捐赠善款10万元用于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扶贫帮困项目,向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捐赠画作《花开富贵》,并将拍得的80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公益慈善事业。每年,也会为天美师生开展多期讲座,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己任,将授业解惑作为职责。

2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霍春阳捐献10万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有媒体得知捐款的事迹后,主动联系并计划采访时,被霍春阳婉拒,认为这是自己该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霍春阳创作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众志成城》书法作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医者仁心》等主题瓷器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传达了对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赞美,参加天津市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抗击疫情主题网络艺术展,挥浓墨以寄情,舞丹青以抒怀,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此外,霍春阳还多次捐赠绘画作品,将所得的公益资金广泛用于资助留守儿童、扶助贫困老人、地震灾区、扶贫建设等公益事业。霍春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着社会,赢得了赞誉。


  悉力推毂华夏文化


  一个人、一个民族都以其文化精神为根本,一个国家及民族的人文精神是其艺术精神的基础。这些年,霍春阳应社会各界邀请,多次去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讲学访问、举办画展,将华夏传统文化中那些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挖掘出来、弘扬起来,走出去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搭起民心相通之桥,为推动华夏文化走向世界尽可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013年,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了个人画展。11月 分别在法国赛努奇博物馆讲座;法国政治大学举办“中国画价值观”讲座;在法国法中艺术中心举办“中国艺术精神”讲座。2014年,前往澳洲文化交流、在悉尼大学讲课。2015年,在米兰世博会威尼斯水馆中联合馆展出“《水落石出》——霍春阳、霍岩先生花鸟画画展”。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8月,由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世界新闻联盟、日中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的“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公益讲座,传播正能量,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书画艺术展在日本东京银座中央美术馆举办。被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授予了“海部俊树奖”和“海部俊树和平友好贡献奖”,也荣幸地成为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艺术家。9月底,赴俄罗斯参加由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举办的“一带一路·世界情·中国梦俄罗斯文化采风之旅;10月,在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科技工程大学报告厅进行“一带一路世界情·中国梦”文化推广交流讲座《中国画精神的内涵》。霍春阳多次深入人民群众中,开展公益讲座,传播正能量,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今晚报记者 吕献峰)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