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姜维群——谷雨,春天的结束语(图)

20211107173354706

文化学者姜维群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姜维群,号欣缘道人,天津著名文化学者、资深报人、收藏家。近年来热衷于书画传统的创新发展,以左手隶书融合拓印、书法、绘画等形式,创作出颇具雅韵的书画作品,在文化艺术界获广泛赞誉。


谷雨,春天的结束语

微信图片_20230420111729

雨生百谷,谷雨祈天霓化霈;

月落千江,江月开霁梦求圆。

image

谷雨


       一年的廿四节气均匀分布给四季,每个季节三个月有六个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末一个节气,谷雨到了,春天行将远去,夏天即将到来。谷雨是召唤雨的节气,谷雨也是春天的结束语。


       春天是一个花的世界,尤其是当今城市建设注重形象,行道旁、小区里到处是各种的花树,清明一过春分来,天津到处是花海。然而,谷雨一来,花期就进入了后期,百花退隐绿叶葳蕤茂盛,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即此时也。


       大诗人苏东坡有两诗描写春天的太著名了,一首是《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另一首《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两首诗都在写夜晚,一个是夜深了秉烛夜游怕花睡着了;一个是花有清香月有阴,在月色下赏花。


       注意一下“月有阴”三字,只有月圆月光特别亮的时候才会有阴影,可以看一看今年春天的农历二月十五与三月十六,这两天恰恰是春分和谷雨两个节气,我们平时说的“花好月圆”就是此时,“春宵一刻值千金”也恰恰是此时。


      花好月圆,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所以要秉烛夜游,所以要及时观景赏花,最好的时间段春分谷雨是也。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洛花,以谷雨为开候。”


      然而,谷雨节气的重点古人绝不在赏花上,要知道古代农耕社会农夫最怕的就是这个季节,因为此时青黄不接呀;农夫最忙的也是这个季节,过冬小麦返青需管理,田地需要耕耘播种,此时都需要同一自然现象,那就是下雨。


      在春天的六个节气里,雨水和谷雨占了两个雨字,说明一是此时的降雨量增加了,也说明人们祈雨的心情迫切了。


      谷雨的谷,繁体字是穀,谷子、谷穗都是指小米,古时小米叫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是说小米。而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所以古经传上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说法,至今说粮食丰收为“五谷丰登”,俗话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也是如此。


       汉字的一个谷字代表了粮食家族,面有菜色是饥饿的面容,面有谷色是正常健康。正因为这样,谷雨这个节气就是百谷盼雨雨生百谷。


       谷雨在农村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收成的好坏就在春天,而重要的耕种节点是谷雨。此时降雨渐多,百谷入土发芽,真正的希望来临了。


       中国已逐步从农耕时代步入城镇化时代,务农的人越来越少,城镇化的砝码在加重,农村的乡镇也在向城市化靠拢,街道楼房再加上绿化的花花草草,甚至绝缘了村庄的气息,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村景色渐行渐远了,代之而来的是“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乡村在人们的心中淡漠了,廿四节气的农耕气息在飘散,像谷雨这样“雨生百谷”的节气谁记得其中的祈盼,谁还在咀嚼其中诗的气息?春有百花秋有月,固然花好月圆是一刻千金,但春雨降临耕牛犁田依然是丰收的希冀,是民以食为天亘古不变的生计所在。


      谷雨,春之结束语,愿“结束语”引出甘霖及时雨,化生一个绿色盈盈的夏。


(中老年时报)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