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派传承续丹青(二)“张柏林山水画作品观摩研讨会”在荣大花卉隆重举行(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由天津南开画院和荣大花卉共同主办的“张柏林山水画作品观摩研讨会”于5月22日上午10:00,在荣大花卉工艺品厅二楼南开画院展厅隆重举行。
张柏林,1943年生,自幼受家庭文化艺术的熏陶酷爱绘画,青年时期,受业于著名画家刘子久、严六符先生,学习传统山水画。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师古人,师造化,发心源,在山水画创作中把写生作为创作源泉,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风格,是津门画坛公认的实力派画家。张柏林是南开画院早期会员之一,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开画院名誉院长。本次画展共展出近40年来通过深入名山大川写生创作出的近80件精品,是张柏林首次集中公开展出,其中最早作品是1967年创作的《雪后碧崖挂飞瀑》充分展示了张柏林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写生足迹。与会嘉宾参观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曹秀荣专门发来微信祝贺:祝贺张柏林画展开幕!预祝展会圆满成功!南开画院工作很值得大家学习!很值得大力推广!
张柏林山水画作品观摩研讨会现场
张柏林山水画作品观摩研讨会现场
霍然发言
张寿庠发言
姬俊尧发言
何延喆发言
张洪千发言
姚景卿发言
史树海发言
邢立宏发言
张晋发言
阎一标发言
谷伯言发言
王东生发言
陈之海发言
李少君发言
李新禹发言
徐庆举发言
高凤楼发言
周凡发言
史可鉴发言
卢久营发言
张柏林致答谢词
张柏林向荣大花卉董事长史树海赠送作品
南开画院荣大分院院长时景林主持研讨会
参加本次观摩研讨会的嘉宾有: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纪振民;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姬俊尧;天津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寿庠;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天津长城书画院院长霍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画家、著名美术史论家何延喆;天津十大画家之一,南开画院创始人之一,张洪千;天津十大画家之一,南开画院名誉院长姚景卿;长城书画院执行院长赵玉森;荣大花卉董事长史树海;南开画院院长邢立宏;南开画院常务副院长许鸿茹;南开画院荣大分院院长时景林,南开画院荣大分院理事长崔石林;南开画院名誉院长谷伯言、王东生;南开画院副院长杨来春、李新禹、高凤楼;《画讯》俱乐部主任、南开画院副院长徐庆举;华北实业有限公司原书记刘佩拄;沧州雨来轩书画院院长周凡;河北兴隆南开画院写生基地经理卢久营;著名画家李少君,林枫;书法家史可鉴;天津日报主任记者路光祖。
观摩研讨会上,霍然在发言中说:今天第一次看到张柏林先生山水画作品的全貌,非常震撼!从展览的作品中看到了张柏林先生独到的艺术个性,看到了本人的影子,看到了九寨、太行和兴隆,看到了作品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印象非常深刻!
张寿庠:对两个主办方表示感谢!对张柏林先生的画展开幕表示祝贺!能够将天津有成就老画家的作品进行整理和展示,是在天津美术界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希望继续坚持作下去。
姬俊尧:张柏林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是非常耐看的,每幅画都下了很大功夫,即有传统又有现代意识,每幅画都经过写生、思考和精心创作。我们俩(纪振民)表示衷心的祝贺!
何延喆:60年之前,我和张柏林都是严六符先生的学生。前年我为张柏林画集作序,对张柏林的作品有几点看法:一是赓续传统,作品源于北宗,具有宋画气象,有强烈的符号特征。二是在云、水、山石、树木,尤其是山顶树木处理上,反其道而行之。还有就是他在处理画面上利用西画手段处理光影,以及全景式构图,都非常有自己的心得。张柏林多年行事低调,作品很少展示,所以今天大家看到他这么多作品感到震惊。同时,为我们当年的老师—严六符先生在天津传统山水画教学传承所起的作用,应引起大家的学术思考!
研讨会上张洪千,姚景卿,史树海,邢立宏,张晋,阎一标,李少君,谷伯言,王东生:史可鉴,李新禹,徐庆举,高凤楼,周 凡,卢久营分别发言,对“张柏林山水画作品观摩研讨会”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荣大花卉和南开画院两个主办单位表示感谢!
老画家张柏林对主办双方,到会嘉宾和书画家们分别表示感谢!
本次观摩研讨会由南开画院荣大分院院长著名山水画家时景林主持。
参加研讨会还有著名画家:张葆东,卢炳剑,赵奎生,刘金强,徐庆荣,王景奎,张荷芝,徐学智,孙翊,高琴,李德福,徐岳宗,贺正。媒体人、画家刘一芳等。
王东生向张柏林赠送贺联
张柏林向邢立宏、姚景卿、张寿庠介绍作品
邢立宏向姬俊尧、纪振民、张荷芝、王景奎介绍作品
张柏林向霍然、邢立宏介绍作品
霍然、史树海观展交流
谷伯言、徐庆荣、邢立宏、于健观展
纪振民、霍然、王东生观展交流
张晋、时景林观展
林峰、路光祖观展
张荷芝、陈之海、孙翊、徐岳宗等观展
张柏林画展(前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南开画院已经成立45周年。1978年南开书画研究会(南开画院前身)成立时,吸引了众多的本市青年书画爱好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南开文化宫听讲座、搞笔会,抱团赴京观展,进山写生,深入生活,默默耕耘。如今,早期会员中一部分已经步入耄耋之年,张柏林便是其中之一。
张柏林1943年生,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酷爱绘画。青年时曾受业于刘子久、严六符先生,系统学习了传统山水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开始深入河北兴隆山区写生。40多年来,每年安排时间进山写生成了他的习惯。根据写生素材进行创作,是张柏林山水画作品的显著特点。从本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中可以知晓张柏林所留下的足迹。
张柏林虽然从传统入手,但成熟后的作品除内在笔墨具备传统功力外,形式上却明显跳出了古人的规囿,增加了自然造化的元素,进而彰显的是张柏林自己的符号,这个符号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画家心源的抒发,作品中的整体气势和每个细节的处理,都凝聚着画家多年深入自然体悟造化的结晶。也验证了学习中国画的三个要素,既“师古人、师造化、发心源”。三个要素都札扎实实作到了,才形成了张柏林自己山水画的风格。
为人诚恳,性情豁达,潜心创作,旁无杂念,是接触过张柏林先生的一致印象。他是南开画院早期会员,为南开画院的公益活动做了很多贡献。如今81岁,从艺五十多年,却没搞过一次个人展览,没出版过一本画册,从来不知道如何炒作自己,这次展出的作品是首次集中公开与大家见面。
这个观摩研讨会也是继谷伯言、王印强之后的第三个观摩研讨会,也是南开画院的拯救工程,既是给有成就、有贡献默默无闻的老画家出版一本书,搞个展览,开个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促进画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老带新,取长补短,使中国传统绘画得到传承和传播,发挥画院功能,为当今社会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祝“张柏林山水画作品观摩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感谢荣大花卉的鼎力支持!
南开画院 院长 邢立宏
2023.5.22
周凡、姚景卿、邢立宏活动留念
姚景卿与嘉宾活动留念
史树海、何延喆、邢立宏活动留念
时景林、张洪千活动留念
张柏林、王景奎活动留念
张洪千、张晋活动留念
刘金强、张洪千、谷伯言、徐庆荣活动留念
林枫、时景林、张洪千、史树海、王东生活动留念
张晋、鲍士悦、何延喆、 张柏林、 张洪千、 古伯言、 闫一标活动留念
谷伯言、 张洪千、姚景卿、张晋、张柏林、何延喆、徐庆荣、鲍士悦等活动留念
时景林、王东生、史树海、霍然、张柏林、谷伯言、何延喆、阎一标、张晋、邢立宏、徐庆荣活动留念
到会媒体:天津美术网,天津文学艺术网,中新网,天涯艺术网,的福路艺术网。
“张柏林山水画作品观摩硏讨会”5月28日闭幕!
点击链接 继续欣赏;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