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刘泮书老师异体篆书传统技艺获得天津市河北区非遗项目(图)

c0e5b81ec5fb407da725ac2ca0f1d4bb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赵永东报道) 2023年6月10日,天津市河北区2023年“津彩河北 活力非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河北区文化馆隆重举行,参加活动的有天津市非遗协会、河北区文旅局、河北区文化馆的领导、获得河北区第十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各大媒体记者以及群众代表。

我市著名古汉字学者、书画家刘泮书老师“异体篆书传统技艺”获得了河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颁发了证书。

e05cc819045745088332ef4c1fc6c22e

《异体篆书传统技艺》非遗证书

微信图片_20230614155255

2023年“津彩河北 活力非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

6cca999a336746f4a765ab67b6f0dfd5

刘泮书老师祝贺活动圆满成功

微信图片_20230614155337

赵永东、李永洁祝贺刘泮书老师异体篆书传统技艺获得非遗项目

 刘泮书,1950年出生,自幼从师研习工笔人物及古汉字。六十余年的从艺经历,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修养,建立了独特的审美方式。其作品内涵丰富,表现独特,善用现代的审美观念表述中国古老汉字的艺术精髓。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民革天津书画院理事,台北故宫书画院客座教授。

退休后致力于对古汉字的研究及密码的破译与书画的公益活动,近年来主持设计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家公祭鼎大型系列作品的捐赠与出版工作,同时又主持策划了祭黄帝陵与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大型系列作品的创作与捐赠活动。历年来陆续出版了《神奇的汉字》系列作品集,其中部分作品被港,奥,台,日本,韩国等收藏,尤其是最近出版的《神奇的汉字说文部首》一书,已被国家图书馆及各省市图书馆与各大院校图书馆收藏。

微信图片_20230614161119

《神奇的汉字说文部首》

 汉字是承载数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血脉,而秦前的异体篆书又是汉字中一支以象形为根基的亦书亦画的奇葩。数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整理、挖掘、继承这一伟大遗产。由于异体篆书的资料非常稀少,加上书写难度较大,很多专家都不涉及这一领域,有失传的风险。异体篆书技法的第一代传承人徐贵先生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始,便对秦前的异体篆书技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探索,并整理出了数十种异体篆书的书写技法,但遗憾的是所有研究资料及手稿在文革时期全部遗失。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代传承人刘泮书在徐贵先生的指导下,逐渐认识了异体篆书亦书亦画的特点及书写技巧。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对异体篆书技法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自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第二代传承人刘泮书陆续整理出版了《神奇的汉字》系列丛书,其中《神奇的汉字·说文部首》一书,被国家图书馆、部分省市图书馆、部分大专院校图书馆收藏,使这一文化瑰宝得到传承,这种亦书亦画的古老文字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得到了广大专家及书法爱好者的盛赞。

充满魅力的古汉字《异体篆书》

(一)异体篆书技艺是汉字家族中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目前这一传统技艺已濒临失传,急需传承下去。汉字是以象形为主体而产生的,在甲骨文发现以前,就出现了众多的图形文字、岩画等,其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的汉字雏形,追根溯源至今已有7000年历史,而秦前的异体篆书其亦书亦画的表现形式,独具风采。

(二)弘扬传统文化,使子孙后代了解异体篆书的魅力所在。不仅使汉字大家族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为使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不致失传,第二代传承人刘泮书继承了第一代传承人徐贵研究成果,经数十年地研究、整理、溯源、断代,在保留原异体篆书结字原则的基础上,对数种异篆进行重新组合书写,既去除了原有异篆的不足之处,又解决了异篆的缺憾,使之更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三)异体篆书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美妙的图画,更是一幅真正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完全可以用汉字作为现代企业的标识使用,这样既有利于古汉字的传承,又丰富了汉字的应用范围,还可以让汉字图腾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9d5c22259ba44d3f801894cb97785c5e

747184de01d0408cbc03a9a4f2ac2874

b580d7f9bd7c47d488e24b1062bbdc23

c766364504e54b18bf87e13f769edfb0

45966ed5e0a84251aed242cafaac0dde

fcde90c0b8db4c39a204cf314431c429

fb9982459588456eb9880193ad04ba9b

5542e984f5d0439888df2f6cbacdc8ba

43b47bf5814b4e698df3dc045e2d4a94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