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马凤柏——津门著名“翎毛走兽”画家(图)

马凤柏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王宝贵文)翎毛走兽绘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善子、刘奎龄等一批丹青圣手都以此类题材骄傲于画坛,也使中国美术史更加丰富、缤纷、琳琅满目,也使得诸多流派传承下来,传统技法亦被后人所推崇,从而形成中国画的一大门类,与山水、人物、花鸟并驾齐驱。时至今日,许多技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专攻翎毛走兽题材的画家在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阵营,可在天津并不太多,但尤其显得珍贵,因为它更需要观察生活、体现生活,必须具备极强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底,这就需要付出很多很多。

马凤柏笔下的动物画就极具个性。认识马凤柏是比较早的事情,那还是在九十年代初南开画院刚刚恢复不久,于是结识了一批实力派画家,他们是:吴增义、刘皓、姚景卿、王连隽、萧惠珠、马凤柏、杨学书、张锡龙等一批用今天的时髦话说,都是腕儿一级的人物,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天津美术界重量级的画家了。他们之中,马凤柏是以动物画驰名的画家,他的动物画,注重用水用墨,充分利用国画技法来直抒胸臆,渲染主题,经营着独属于他自己的艺术攻略。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730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520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818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352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959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747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631

马凤柏 作品欣赏

笔墨和意境是虚实的两个方面,笔墨是可见的,属构成法式层面的,意境是精神的,是意会和感悟的,只有笔墨没有意境,是浅层次的绘画表现阶段,欣赏国画只停留在形似,那是儿童阶段。马凤柏墨与水的运用颇有感觉,他习惯将动物的造型,一笔勾络出来,同时他的线也不弱,他在多处画面的处理中,都能见到他线的功力和酣畅。尤其对他的一幅狼的作品印象颇深,那是一条蹲在地上的一个狼的背影,月光下狼的剪影装满了整幅画面,那份孤冷,那份寂寞之中裹着骄傲的气息,无不让人记忆深刻,过目不忘,他采用大笔淡墨勾络出身体的轮廓,几乎是一挥而就,其水份的干湿把握分寸,其光影透视的综合考虑,其准确造型的胸有成竹,下笔绝不忧郁,不仅精准,而且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故其作品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彰显出他的笔墨功力。他的虎崽憨态可鞠,神情逼真,有别于其他人画虎的技法途径,用墨老到,造型别致,将水墨的功能用足,将水墨发挥到极致,从而使其韵味独特,是天津画坛的一道风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在默默的耕耘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

微信图片_20230613214035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4058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847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614

马凤柏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613213928

马凤柏 作品欣赏

马凤柏的动物画,充分显示了其对生活主题的理解,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他以自己的艺术触角去感悟自然界那勃勃的生机和诱人的韵律。他与生灵交流,滋润营造自己的艺术空间,以饱满的墨色诠释他自己的艺术轨迹,演绎他充满朝阳的艺术生涯。

文章作者:王宝贵

点击链接 继续欣赏;

艺海采珍——画家马凤柏(图)

马凤柏画展在澳门开幕(组图)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