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路从峡谷通过——津门画家何荣洪(图)

何荣洪  --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有条条好走的路通往艺术的殿堂,而画家何荣洪却将路从峡谷上通过去,让他妻儿好友都替他捏一把汗,悬一颗心。直到他的作品《太行脊梁》在1992年首都举办的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上一炮打响,获得殊荣,作品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他的名字也因而被载入《《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第二卷》的时候,众人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松下来。

微信图片_20

微信图片_201

微信图片_202

清人谢城钩曾说:“画家十三科,惟人物最难....."他却知难而上,硬要将脚下的康庄大道从峡谷上通过,作为天津工艺美院装璜专业的一名高材生,他对油画、工艺美术装璜均有较深的造诣,却拜师著名画家王麦杆,重攻国画人物,三十年如一日,春华秋实,近几年来他的国画作品不断参加全国各地的大型美展,有百余幅作品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作品被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外艺术博物馆收购珍藏。

在艺术之路上,有时会面临多种选择。一度中国画坛受西洋美术技法的冲击,一些国画艺术家动摇了,有人强调国画的变形,强调造型的“抽象"或“不似”。这个时候,他又一次冒着不合时代潮流、有可能夫去大批者年观众的危险,执著地走自己的路。“我坚持画具象的国画,我坚持将我的作品拿给不懂画的外行人看,请他们多提意见,我坚持认为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他严肃而认真地说。

微信图片_20230604102505

微信图片_20231110163902

微信图片_20231110163835

何荣洪 60x95

微信图片_20230427190225

微信图片_20230427190230

微信图片_20230604102407

微信图片_20230604102348

微信图片_20231110163816

何荣洪平日好读《三国》《水许》《红楼梦》等,因为许多优秀深刻的文学语当往往会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并急切地迫使他去探索如何用绘画语言来加以表达,无论是京剧的提炼概括,地方戏的细腻纯扑,还是电影电视的广阔丰富,都是他创作的形象思维和表达方式的无尽源泉,他有一幅题为《思茫茫》的人物画,便是受文学作品的启示构思而成的。此画人与景的轮廓全采取淡墨细笔勾成,画家有意采用宁静疏浅的色调,工致细密的线条,雾气迷迷离的画面,有力地抓住了读者视觉上的感受,使人感到如梦如幻,天无际,水无涯,思绪无限。看何荣洪的画,确实是一种享受。

谈到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何荣洪从心里感激他的妻子和黄河娱乐宫的领导和同志们。他说,今后的路还很长,未来充满着诱惑。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1992年10月29日     作者; 周湘华

 点击链接 继续欣赏

情系丹青 妙绘春秋——津门画家何荣洪(图)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