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成欣画展”系列报道——情景交融、细腻婉约:王大成、董欣妍师徒山水画展志贺(图二)

微信图片_20240519212555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经过数月的精心策划,“成欣画展”王大成、董欣妍师生合作绘画展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

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蒋子龙先生,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先生,天津硬笔书法研究会会长赵士英先生,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赵建忠教授,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先生等,纷纷题词、题诗或题联以示祝贺。

国家一级编剧赵德明先生,天津市武清区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杨振关先生,著名文字评论家黄桂元先生,著名作家、编剧鲍光满先生,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建忠教授,著名文史专家侯福志先生,著名文史专家周利成先生,老广告研究与收藏家由国庆先生,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振良教授,天津市档案馆宣传部副主任杨仲达先生,天津市西青区作家协会主席杨仲凯先生等专家学者,为本次画展撰写了画评,从不同角度对师徒二人的绘画艺术给予肯定和支持。

微信图片_20210630114027

情景交融、细腻婉约:王大成、董欣妍师徒山水画展志贺

赵建忠

王大成、董欣妍师徒即将举办山水画展,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我久闻王大成先生之名,但真正的接触,还是通过其哲嗣王焱。自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成立以来,王焱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他本人还主编了《古本红楼梦传奇二种附散套》,2021年由巴蜀书社影印出版,如今王焱已是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通过王焱的介绍,我知道王大成先生绘画师从梁崎等前辈。曾任《民族书画报》总编,在陕西美术家画廊、天津美术展览馆等举办过个人画展。王大成的作品在“海峡两岸书画大赛”中获过金奖,并被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其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有《王大成山水画选》《王大成的水墨世界》等行世。中国山水画以笔墨为基础,以意境为宗旨,倾注画家的才情,寓情于画,不断地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董欣妍女士供职于《中老年时报》,在纸媒普遍受到冲击的时代,这份报纸能获得读者的认可,凝结了包括编辑董欣妍在内的报社同仁的心血。她在该报策划的“聚红厅谭红”与“大观园荟萃”专栏,深受读者的欢迎。她与津门文史学者侯福志合著的《老天津的诗社与诗人 》,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此书的推出,对于“百年历史看天津”提供了又一佐证,对于全国诗坛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听说董欣妍女士拜王大成先生为师学山水画,开始我还不以为然,认为对她而言,也许就是业余爱好而已。但当她展示习作时,我不禁眼前一亮。她的悟性很高,尤其是与其师合作的作品,各有特色。王大成先生的山水画意境深邃,董欣妍女士的山水画用笔,墨法更为细腻婉约。

31、2024

24、2024

69、20

10、2023

从技法来说,“墨”是指破、积、烘、染等,笔墨精神的体现,需要画家的艺术修养。山水画不仅要以笔墨的技法为创作基础,更需要感情的投入。前者是形,后者则是神,只有形神兼备,作品才气韵生动。历代中国山水画家都将“气韵”视为最高境界,正如清人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所论:“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中国山水画还特别讲究情景交融,也就是意境。在意境中,“意”指画家的感情,“境”是画家描绘的物象。只有“意”和“境”在作品中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意境是画家的传统,画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从而达到精神与艺术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了解了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也就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点击链接 继续欣赏

“成欣画展”系列报道——名家祝贺(图一)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