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欣画展”系列报道——杨仲达先生:天真烂漫不流俗(十二)
天津市档案馆宣传部副主任、著名作家杨仲达先生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日前,“成欣画展”暨王大成、董欣妍扇面展圆满成功举办。现场邀请了12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纷纷各抒己见对师徒二人的画作做了精彩点评,令人意犹未尽。应大家的要求,也为了总结回顾成欣画展,天津文学艺术网将连续刊发12位名家撰写的画评,以鄉读者。
本期刊发的是天津市档案馆宣传部副主任、著名作家杨仲达先生撰写的画评。
天真烂漫不流俗
杨仲达
对于绘画来说我是个外行。但是其实,画家的画作多数给外行人看的,也应该是给外行人看的。如果只给自己或者行家看,那不就是孤芳自赏了吗?美的东西没有门类的限制,也没有条框的约束,应该是美而共赏之。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强调绘画的大众化,风格水平乃至潮流还需要画家的引领,我只是说这样一个意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品好与不好,要交给大家去评判,要交给时间的历史的评判。
厨师做菜也决不是做给内行吃的,而当然是大众百姓,人们的味蕾是最有发言权的,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不买账呗。这和画作是一样的道理。
说完这些,我就可以说,在我看来,董欣妍和师父王大成创作的画是足够好的,在我这个外行看来,我喜欢,这是我要谈的最基本的要素。
其实要叫我说,董欣妍也是个外行,至少是半路出家。我和她接触的时候并不知道她是画家,也不知道她是著名画家王大成先生的入室弟子。直到后来她偶而发给我她的画作,大约也只是一观一哂的意思,我不以为她会执拗于此。很多人中年学画,只不过是娱乐身心,给本来枯燥的生活平添一点意趣而已。成名成家或者就此转行的,不能说没有,但是毕竟寥寥无几。
而新近她居然放出话来要举办画展,着实让人吃惊,如此胆量气魄,简直可以作为励志的榜样。当然这也着实令人气闷,同样是朝晚晨昏,同样是一日三餐,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以这样大,她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就单单说她的数块版面,其工作量之大,想来就难以应付,她却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还有行有余力,热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公益事业,又广交朋友,那么她背后下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功夫,真是难说,也无法窥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诚斯言也。
刻苦是一方面,还需要一定的天赋。我不承认有天才之说,但也得祖师爷赏饭,需有些机趣灵气,所谓妙手偶得,神来之笔,也都须在刻苦努力的积累之上于瞬间迸发。在这一点上我是不怀疑欣妍的能力的,她一定行,因为她已经累计了数量可观的作品。欣妍和我交往已久,我深知她绝对是一个实在人,她做事认真,对待事业对待朋友都是如此,一心一意,有板有眼,她虽话锋幽默,但为人朴拙,所以画如其人,憨实苍劲,却暗中透着巧劲儿。她最先给我看的是和师父王大成合作的扇面,花鸟山水都有,如《小桥流水》之类,后来又见师徒二人的斗方小品,如《鱼乐图》《都是刺》等,都见性情,见生活的味道,一派天真烂漫的图景。
欣妍的师父王大成先生和大成先生的公子王焱也都是我多年的知交,听闻此次画展是王大成和欣妍的师徒画展,更增盼望之心,期待可以一饱眼福,届时再当面讨教,这里先是奉上一篇观感,字数不多,所言或有草率,但都是真话。
点击链接 继续欣赏
“成欣画展”系列报道——王振良教授:琳琅墨彩话“成欣”(十一)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