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北宗山水画衣钵世代绵延 ——津门著名山水画大家张洪千故乡授课实录

微信图片_20240714132949

     (天津文学艺术网 李盟报道)甲辰年六月初八日,一个平凡的周末,位于宝坻潮阳街,张洪千故乡小院的客厅济济一堂,近十个徒弟将自己书画作业毕恭毕敬呈现给张老师,年逾八旬又五的著名北宗山水大家张洪千的授课别开生面。

     乡路招手,古柳拂风;河畔石桥,绿苔斑驳;溪流环绕,绿树掩映;古意盎然的一座二层楼小院古朴而典雅。瓜果李桃点缀枝头,鸡鸣犬吠不绝于耳;池塘河畔,绿栅隐隐。玉米地、葡萄藤、柿子、枣树、竹林、瓜藤;猫儿悠闲散步,鸡群聚散追跑……不是桃花源,胜似桃花源。

      连续多年,每个周六,张老师都会由徒弟驾车,驱车前往几十公里外,先生宝坻家乡的小院来授课,风雨无阻,不辞辛苦。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049

      无论是人物衣纹、头饰、开脸、点睛、肤色;山石树木皴擦点染,水流波纹走势,云雾烟岚的晕染,色彩调和的深浅……无不一一涉及,却很少大道理讲解,过多分析,只是稍加调拨,动手简单修改,则云开雾散,师生心有灵犀,心领神会,默契融合,没有长期的师生共处,怎能达到如此和谐!学生们垂手肃立、敛声屏气,神情专注!

     张老师授业及其认真谨慎,多是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书画作品满意至极!学画需要信念坚定,内心笃定,尤其是很少有人问津的北宗山水画,需要的是真功夫,真本事,张老师的学生大多是教师、公务员等中年人,平日工作繁忙,上有老下有小,怀着对艺术的痴迷与渴望让他们投身其中,乐而忘忧,乐此不疲。师傅对他们研习不时尚、不潮流的北宗画派如此投入,而又内敛低调,不图名利与声望的做法更是赞许有加!下课后,大家纷纷谈到让学生们感动的张老师几件“小事儿”:冬日风雪载途,大家忐忑质疑,张老师是否能从市里赶过来上课,等大家到来之际,张老师早已经坐在村口的大柳树下等候;新冠疫情,刚刚阳过之后,张老师则立马投入教学;血压高、感冒、腿疼等身体不适,张老师从来不耽误上课,依旧带病坚持,甚至为大家提供笔墨纸砚、印稿等……大家能有这样与山水画大师学习的机会,有这样舍身忘我的老师,怎么能不好好学艺呢!甚至很多学生不断挑战自己:画大幅山水,人物构图丰富的画作,例如、春夏秋冬四条屏、十二月令画作等系列。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009

      北宗山水画是自唐宋以来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结晶,更有后人的承继与创新!刚劲的线条、力量十足的大斧劈皴、精妙的构图、绚烂多姿的色彩……无不让人赏心悦目,但是自从明末董其昌将山水画分为“南北宗”,且以主观的“崇南抑北”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意识,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画者。更者,它需要埋头面壁,苦修真练,让那些以“笔墨乃余事”消遣自娱之人和想尽快成名立腕的人望而却步,退避三舍!

      北宗画派能有张洪千这样的大家,有如此课徒实例,北宗山水画衣钵一定世代绵延,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一定会发扬光大!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017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025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034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109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117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125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042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057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142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132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152

微信图片_20240714133201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