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泮书异体篆书传统技艺非遗书法作品--砖瓦文(图)
刘泮书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汉代以后的建筑材料瓦当、砖面上,出现了线条简练的吉语文字。书体有篆、隶、缪篆、鸟虫、芝英等。汉瓦当制作巧思,文字屈曲变化,文词工丽,开时代之风气,为后人所推崇。模印的方砖,现所见者也都是西汉中期物,用于宫室墙壁贴面,其时修建宫室陵寑已追求豪华。由于方砖本身方正,故所作书体也多追求工整庄重。砖、瓦作为一种特殊的书写材料,因其质地与表现的美感不同,呈现出的书法艺术具有独特风味。这种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而且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泮书,男,1950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自幼酷爱书画艺术,自10岁起从师于哈尔滨著名国画家、古文字学家徐贵,学习工笔人物画及汉字与书法,尤其是徐贵先生的异体篆书引起了刘泮书的兴趣,在徐贵先生的指导下,逐渐认识了异体篆书亦书亦画的特点及书写技巧。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对异体篆书技法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自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刘泮书陆续整理出版了《神奇的汉字》系列丛书,其中《神奇的汉字·说文部首》一书,被国家图书馆、部分省市图书馆、部分大专院校图书馆收藏,使这一文化瑰宝得到传承,这种亦书亦画的古老文字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得到了广大专家及书法爱好者的盛赞。60余年的从艺经历积累了较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美学修养,立足于自己的审美方式。作品内涵丰富,表达独特,善于用现代的审美观念表达中国古老的汉字艺术。2023年刘泮书异体篆书传统技艺获得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作品被美国、日本、香港、台湾及国内的书画爱好者所收藏。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