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派艺术的传承与回响一一难得的会晤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王大成报道) 2024 年的金秋,飒爽的秋风轻拂着天津的大街小巷,将这座城市装点得诗意盎然。天津利顺德大酒店内,一场特殊的会面正在悄然上演。
一家老小十余人,从北京风尘仆仆地赶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 拜访八十多岁高龄的北宗大家张洪千先生。这一行人正是我国著名画家陈少梅的子女,儿子陈长荣、女儿陈长玲等,陈少梅先生在绘画领域成就斐然,他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张洪千先生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陈长荣、陈长玲等人的眼中满是敬重与欣喜。他们快步向前,与张先生亲切握手,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艺术传承的脉络在这一握间清晰显现。
陈长荣感慨万千地说道:“张先生,您在北派艺术的继承上,堪称当代楷模。父亲一直对北派艺术情有独钟,我们深知这其中的传承不易,而您却将其坚守得如此纯粹。” 陈长玲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您的作品中,既有北派艺术的雄浑大气,又融入了时代的新意,让传统绘画焕发出新的生机。”张洪千先生谦逊地笑了笑,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北派艺术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它能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左 陈少梅之子陈长荣 中 张洪千 右 陈少梅之女陈长玲
事实上,张洪千先生的贡献远不止于艺术创作。在教育领域,他同样是一位默默耕耘的巨匠。多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精神,为北派艺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他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艺术灵魂的传承。他教导学生,绘画不仅要有扎实的技巧,更要有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敬畏。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真正具备深厚功底和卓越实力的书画家脱颖而出。他们带着张洪千先生的教诲,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让北派艺术在当代画坛持续发光发热。
这次会面,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更是一次艺术传承的见证。它让我们看到,在时代的浪潮中,总有一些人坚守着传统艺术的阵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传承与创新的意义。相信在张洪千先生以及众多热爱传统艺术之人的努力下,北派艺术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 。
张洪千,1941年生于天津市宝坻区,当代著名画家,天津第八、九、十、十一届市政协委员,天津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师,1996年起担任天津文史馆馆员。
张洪千早年从师画家严六符学习山水,对宋代李成、刘松年、李唐及近代张大千、陈少梅绘画技法研习至今。书法得蒙吴玉如先生指教,追随玉师二十多春秋。北京名画家溥佺,评张洪千画是真杀实砍,没有夹带、藏掖,真本领、真功夫。吴玉如先生题画为“能有静趣、出笔不俗、忌剑拔弩张,不易见耳”。1986年,应日本国书法家邀请办画展,日本国书道艺术评名次,第一名为山崎大抢、第二名为古人一休和尚、第三名为张洪千,1993、1994年应日本大荣总裁中内功之邀,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在神户作“行云流水、如闻其声”图,李岚清、钱其琛、高占祥、孙平化、吴振等各有题词,轰动一时。八四年日本神户市人工岛国际博览会八条屏山水展出,蒙市长宫崎臣雄高价买断引起轰动,国内外影响非凡,得以高级职称。李瑞环评张洪千的作品:天下没有。著名鉴定权威邢捷评:江南没有、江北无二。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