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派玉雕】 第二集——《有书为媒牵玉缘》(下)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津派玉雕》栏目开篇词发出后,由王佩翔先生按着大纲的顺序发出第一集 ,题为《有书为媒牵玉缘》。作者通过阅读《琢磨》一书,解析了本书基本概况、作者简介及撰著指导思想,并把书名琢磨二字以学术的高度进行了论述。书中引言这样写道:“琢者,磨也。将天然生成的玉石精雕细刻称之为琢玉,琢字只用于玉。经琢磨,玉,方成为玉器也”。说文曰:“玉,石之美者”。三字经讲到:“玉不琢,不成器”。琢磨又意为思索、考虑。作者通过对琢磨二字的深解细研,引伸了津派玉雕的内涵。
《津派玉雕》第二集,在《有书为媒牵玉缘》的文章中,王佩翔先生平铺直叙的介绍了《琢磨》一书中关于天津玉雕的基本发展状况。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津门玉雕》的编写程序基本参考《琢磨》书中的思路而列出的编撰大纲。因此王佩翔先生在首集发出以阅读《琢磨》所表达的主题内容是有必要的。作者在解读中,不仅简明的叙述出天津玉雕的发展基本概况,也为《津派玉雕》栏目各章节的续写埋下了伏笔和明确了方向。
【津派玉雕】 第二集
《有书为媒牵玉缘》(下)
王佩翔
记述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的《琢磨》,全书共分七个单元。它分别以风云沧桑、艺术品质、历史高峰、文脉光点、实践感悟、薪火相传、精品集萃 为题,完整,立体,真切地展现了“津派玉雕”成长演进的全过程。而且层层递进,使读者随着他的发展脉络激荡起心灵博动的共振。
王金厚、李少宗编著的《琢磨》一书
《琢磨》书中的章节
我特别注意到“历史高峰”和“文脉光点”的章节中记述着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津玉雕在发展中欣逢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玉雕生产在规模、质量、设备、销售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历史巅峰,本来悄无声息的“天津玉雕”横空出世,在国内评比中崭露头角,频频获奖,进入了与北京、上海、扬州比肩的“中国四大玉雕重镇”。也正是那个时期,天津新中国玉雕第二代传人,在前辈的传、帮、带中成长出一批中坚力量。这正是津派玉雕绽放春晖的一段光荣历史。
新中国天津玉雕第二代、第三代传人部分玉雕作品
珊瑚(大圣猴王)陈越
青白玉(提梁花熏)李德堂
翡翠(石板观音)王宏博
岫岩玉(水底世界)花鳥车间设计人员
九十年代末,由于经济体制和运营方式的转变,由玉雕匠人们创建的各种民营作坊取代了过去工厂化的管理,当年的“中坚力量”或沉潜于民间巷陌,或南下北游 离津改道。他们虽然可以灵活经营 放手创作了,却也感到缺了些什么。善于低调行事的玉雕大师们埋头创作, 悄然赚钱,却似乎让人看不到“津派玉雕”的一个整体形象。令人琢磨不透了。然而,《琢磨》一书的问世,如划过一道阳光,又让我们了解到“津派”玉人依然在默默地探索着,进步着,只是变换了生存方式。他们靠着自己的实力创建起自己的工作室,秉承着津雕的风格 创造着新品,培养着新人。这其中令人欣喜的是,天津蓟州叠层石雕近年以其独特的魅力跻身于玉石雕刻的优胜行列。
于萍大师工作室
王福林大师工作室
叠层石(德学亘古)柴业宝
叠层石(狼道)李琪
叠层石(长征颂)李琪
蓟州的叠层石,形成于距今8至18亿年元古界中晚期,它虽不属于玉材,但其岩石色彩丰富,势相交错鲜明,呈现出绚丽斑斓的特点,极适于艺术品的雕刻。自上世纪80年代得以研究和开发应用。在诸位雕刻大师的巧妙设计和精雕细刻中佳作频出,成为天津独有的雕刻新品和代表天津艺术的“国礼”奇葩。同时我们特有的自产石材也给津派玉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琢磨》一书确实给了我们许多不曾知道也不曾琢磨过的知识和故事。粗略阅过恐说不到点儿上,也未谙个中滋味。我掩卷遐思:近几十年来,在提及“天津文化”之时,人们可以想到天津小吃的“三绝”,可以提到天津的年画儿和泥人儿,还可以阔谈天津的风筝、砖雕、木刻和地毯,唯独想不起天津的玉雕。其实,玉文化也是“天津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琢磨》一书的问世也具有为“津派玉雕”起着“鼓与呼”的作用吧。
本土文化的宣传靠我们自己,从《琢磨》一书中发现,我们天津有与京、沪、扬并列“中国四大玉雕重镇”的昨天,我们有一支名家荟萃的玉雕大师队伍和一批承前启后的年轻工匠,我们还有得天独厚且蕴藏丰裕的蓟州上元叠层石资源,这都是我们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津派玉雕”的优势。这些也都值得我们的业界和我们的有关方面好好琢磨琢磨吧。
北京、江苏扬州、上海、河南南阳部分代表性玉雕
天津玉雕 翡翠(花薰)马国建
读罢《琢磨》还似意犹未尽,提到玉器应该还需有民间收藏一块,和市场动态一块,这在天津“大码头”上也能占据津派玉雕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一环,书中虽未涉及但也瑕不掩瑜。他在总结了津派玉雕发展历程的忠实记述的同时也诠释并弘扬了天津玉雕界的“工匠精神”,还让我们看到了重振津派玉雕艺术的希望。
本集撰写作者 王佩翔
王佩翔 1948年生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原从事粮油科研工作,曾做《天津粮油科技》(国内发行)编辑多年,后任天津饲料科研所副所长。此间编撰有《宠物饲料100问》一书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东丽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刘奎龄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员,扬州八怪研究院天津院成员。作品曾在全国及省市级美展上入选或获奖。入编天津人美出版社编选的《津派书画》 《滨海墨韵》 《全国扇面小品画大赛作品集》等多部大型画集。2013年起,应邀参与“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天津卷. 工艺雕刻篇中牙雕部分的编撰工作,同时参与《中国玉雕艺术》丛书的采访及编辑工作,曾采访我国珠宝玉石行业泰斗级人物刘长秀等先生并发表过相关专题文章。对我国玉雕行业的发展概况有所了解。
点击链接 继续欣赏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