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浪之上,诗意之章——观郭文伟《弄潮》有感(王大成文)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 初观郭文伟的《弄潮》,目光便被那片无垠的大海所牵引。画作之中,海浪翻涌,如同一群灵动的舞者,在广袤的舞台上尽情演绎着自然的磅礴与壮美。而在这水天之间,海鸥成为了最耀眼的主角。
它们舒展着洁白的羽翼,在海风的簇拥下自由翱翔。那身姿轻盈而矫健,或振翅高飞,冲向云霄,似要触摸天际的流云;或急速俯冲,贴近海面,仿佛在与海浪亲密私语。近处,一对海鸥在浪尖上戏耍,它们时而相互追逐,时而并肩齐飞,溅起的朵朵浪花,是它们欢乐的注脚。那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不禁为这份灵动的美好而心动。
凝视这幅作品,耳畔似乎真的响起了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那有节奏的轰鸣,是大海的心跳,是自然的乐章。在这雄浑的背景音中,海鸥的啼鸣清脆而悠扬,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交响乐。这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听觉的奇妙旅行。
《弄潮》描绘的不只是大海与海鸥,更是一种对自由、对生命的礼赞。在这茫茫大海之上,海鸥无畏风浪,勇敢地追逐着心中的方向,它们的每一次振翅,都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幅作品,让我们在繁忙琐碎的生活中,寻找到了一片心灵的栖息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包容,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也能如海鸥一般,在人生的浪潮中,勇敢地逐浪前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从技法上看,郭文伟先生对水墨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在描绘海浪时,浓淡变化巧妙地展现出了海水的层次感与立体感,波涛汹涌之势呼之欲出。而在刻画海鸥时,细腻的笔触又将其羽毛的质感、灵动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这些精灵般的生物跃然纸上。这种精湛的技艺,不仅展现了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底,更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探索。
郭文伟先生作为海洋画的开拓者,在这幅《弄潮》中,也融入了他对海洋画独特的理解与创新。他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对海洋表现的局限,以更加大胆、奔放的笔触和独特的墨法,赋予了大海全新的生命力。这种创新精神,无疑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励着更多的艺术家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在艺术价值之外,《弄潮》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生活的本真。而这幅作品,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它提醒着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像海鸥一样,在风浪中坚守,在困境中前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片广阔天空。
郭文伟,1939年生于河南许昌县,焦墨海洋画开拓者,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海洋画家协会副主席、新加坡南洋画院和北京狮城南洋画院副院长、海洋画派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原书画院和天津海天书画院艺术顾问、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中原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等多单位客座教授,天津长城书画院等北京、天津多家书画院兼职画家,一级美术师。现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香港文联美术家协会、中国交通书画协会、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天津山水画研究会等会员。
师承天津美术学院焦俊华教授,并受到天津、北京多位名家指导。主攻焦墨山水画和海洋画及其理论研究,坚持“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原则,挖掘中国画科学含量,填补了中国画多项理论空白。研究成果在《国画家》《中国书画报》《画讯》等十多家艺术报刊和数十家艺术网站发表和报道。曾荣获3项“艺术理论创新奖”、“建国70周年当代中国山水画家终身成就奖”、“海峡两岸艺术交流贡献奖”,出版有《中国画与科学之交响》《郭文伟海洋画艺术》《郭文伟山水画集》等。被中国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河南省中国画院和台湾美术家协会、天津市文化局和总工会等分别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和“天津市职工艺术家”等称号。
原天津航道局测绘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委员,为我国港口航道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曾担任《水运工程测量手册》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等5部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的主编和副主编;编著6部测绘专业教课书,合作编写出版有《园林测量学》《疏浚工程手册》等多部科技著作。荣获全国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突出贡献奖、全国水运工程标准规范工作优秀奖和多项科技进步奖。
郭文伟书
郭文伟画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