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岩波:南开大学哲学系所赐之灵光 (图)

001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岩波,原名李重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曾出版长篇小说《红星谱》等20余部,逾600万字;《天津民谣》获全国大赛金奖,2017年被中国大众音协授予“中国歌曲创作金牌作词”荣誉称号。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宣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等多家重点推荐书目。长篇小说《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于2011-2014连续四年获得《新浪中国·好书榜》前5名。短篇小说《父与子》获贵州文学“2015年作家100强”。长篇小说《成色》等五部作品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多伦多华人》获中国侨联(台湾)2021年“著述佳作奖”,被米国国会图书馆、加国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大学图书馆收藏。多部作品行销海内外。散文《阿岗昆和毛乌素的两个中秋》获2021加拿大加中文化交流协会“特别荣誉奖”。微短剧《多伦多今日有雪》获“美中作协杯”2024全球大奖赛三等奖。多部作品行销海内外。

南开大学哲学系所赐之灵光

岩波

1980年,我从部队回到天津,在某局机关做宣传干部,延续了我的“笔墨生涯”。进入机关以后,我继续温习功课,打算参加全国高考。处领导好心地劝我说:“甭费那劲了,就算你考上了,毕业分配还不定蹂哪儿去了。”那时大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但很有可能会分到外省,甚至分到边远地区。而我们机关的工作条件非常好,办公室就像图书室,一屋子的书橱,满满的文史哲和其他各种书籍,只要你有精力,就一本本地读吧,都读完了,就至少硕士以上的知识量了。这对非常嗜书的我来讲,真的是难得的好环境。

但我每天背书已经温习得八九不离十了——考文科需要大量背书,浪费这样辛苦的积淀实在不应该。此时全市各区都在办业余大学,很多正式大学也在办走读的“夜大学”,而且,正式大学里还有各种“委培班”,即单位保送、委托培养的大专班(也有本科班)。此时,南开大学哲学系向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发广告,要办一个专门针对宣传干部的委培班。属于大专。走读,每周四天课。我们处领导建议我考这个班。如果考上并坚持下来,既取得了学历,又没离开原单位。不夸口地讲,我在单位属于“实干派”,进单位的第一天就开始写材料。处领导的建议,我想也包括不愿意让我走的的意思。因为宣传干部当时被叫做“万金油”,“好汉子不愿意干,赖汉子干不了”。

004

右起第一人为张露菲大姐

南开大学这个宣传干部班,有数千名(一说过万人)大中小学教师、党校干校老师、中专技校老师、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等参加考试,合格的有二百余人,我因为提前温习了很长时间功课,一举考取了前三名。看榜的时候,我正在市委党校学习,组长、某局宣传部长张露菲大姐陪同我前来,她欣喜地说:“嘿,你是前三啊!”那时,我还同时报考了和平区的新华业大中文专业,也被录取。我们单位的处领导忧心忡忡地说:“你现在‘双天官’了,舍一个吧,否则光上学了,活儿还干不干?”于是,我上了一个学期的新华业大,然后就果断将它舍弃了,专心致志地在南开大学哲学系读书了。

002

左起作者、吕和平、乔洪、刘树柏

南开大学的哲学系在天津是响当当的一个系,在全国也颇具知名度。教授、老师群星璀璨。系主任、教哲学原理的是陈晏清教授,教西方哲学的是车铭洲教授,教欧洲哲学史的是冒从虎教授,教逻辑学的是陶文楼教授,教心理学的是孔令智教授,教马列原著的是葛树先教授,教社会学的是崔清田教授,教美学的是童坦教授,教党史的是系党总支书记杨瑞森教授,教中哲史的是系党总支副书记周德丰副教授,等等,(还有其他教授,但我已记不清了)这些教授都有自己的专著,教我们是按照他们的专著来讲的,光是这一点,足以傲视四方;其中教原著课的葛树先教授原先是国家马恩原著翻译组的,有很长时间亲身参与了令人仰慕的马恩著作翻译工作。而风度翩翩的孔令智教授则家学渊源,来自孔府,是孔家第62代孙。他们都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和硕士、博士,只有周德丰副教授是工农兵学员,但也才华横溢,因此得到破格提升。主管我们日常工作的是王大璲副校长。王大璲的哥哥是两院院士王大珩,中国著名光学专家,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填补空白的重要贡献,属于旗帜性人物。王大璲身材稍胖,一口天津话,对我们这些人要求很严,但说话往往以商量的口吻。其他教授给我们上课,也经常像对同事、同僚商讨问题那样,很少生硬的灌输。他们的穿衣打扮也比较随意,一次冒从虎教授来大礼堂讲课,是拎着一个菜篮子走上讲台的,上衣是半袖衬衫,下面的裤子一条裤腿挽着,脚上是一双塑料凉鞋。刚刚从文革风雨中走来的教授们,没有人西装革履。

因为当时班里有的学生年龄偏大,约摸五十多岁的都有,譬如和平区党校的校长,已经接近六十岁,来考学上学,不为学历,只为了却心愿,而这个心愿,就是到正规大学系统学习。此外,团市委的干部,譬如左志、李连义,后来前者成为银行家,后者成为著名记者;市政府各部委的干部,譬如市商委的柴寿武,后来成为专画金竹的画家;各区、局的干部,譬如建工局的马贵起、赵勇夫,前者当了宣传处长,后者当了二建机关书记;建材局的梁季平后来当了党办主任和局副书记;各院校的干部,譬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的马建军,后来成为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的干部刘栋,后来成为津门刻瓷名家……这样的学生往往读过很多书了,具备了比较深厚的学养。虽然刚刚经历过文革,人们对宣传工作有看法,有抵触,但若要做一个合格的宣传干部,一般都要常年坚持学习,要读很多书。当时班里还有名著《战斗的青春》的作者雪克(孙振)的儿子孙武民,市体委的美貌教练宋霞等等热点人物,都非常引人注目。教授们知道这些学生的身份和年龄构成,因此,说话都非常客气,学生提问题,他们都会笑脸相迎。尤其陈晏清和童坦教授,总是笑嘻嘻的,好像天生就乐观。其实,这里面既有教授们自身的涵养,也和学生们的身份、年龄有关。

各专业的教授讲课各有特点。童坦教授是教美学的,他曾经邀请了著名电影演员、话剧名家李默然(电影《甲午风云》里邓世昌的扮演者),著名电影演员、话剧名家刘文治(电影《孙中山》里主人公扮演者),著名音乐家、会四国外语的中央歌舞剧院指挥卞祖善,等等。他们前来授课的时候,总是备受欢迎,很多不是我们班上的同学,也前来蹭课。很多教授讲课结合放幻灯片,那时还没有电脑课件,但已经比较先进了。我们虽然是大专班,但专业课程与本科无异,只差了高等数学和外语。班里很多人曾经要求开高等数学和外语课,最后变为本科,但校方考虑到一些学生年龄偏大,会跟不上,所以没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逻辑导论、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列哲学著作选读、东方哲学概论、科学哲学、伦理学原理、美学原理、宗教学导论、心理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认识论、社会现代化理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实、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管理哲学、历史哲学、当代科学发展与哲学问题、西方美学史、当代西方美学、现代电影美学、应用逻辑、逻辑哲学、自然语言逻辑等等。轮到我们有课的时候,学校食堂会多做几个菜,并加大菜量。

003

作者以南开大学主楼为背景留影

那一时期我学习的热情高涨,意气风发,除了单位里不间断的文字材料要写,还给有关报纸杂志写些小豆腐块的通讯报道,还写了万字短篇小说《天津兵》,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双月刊上,内容是写年轻战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与文学名家魏巍、严文井、贾平凹、柳萌等发在同一期上。于是,结识了该刊的主编邹明老师和葛瑞娥老师。邹明主编是位战争年代过来的文学工作者,福建福安人,大学毕业,历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土改工作团团员,冀察热辽鲁迅文艺学院文学系学员,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及文艺组副组长、组长,天津日报《文艺》双月刊主编,中国作协天津分会理事、副秘书长,高级职称,曾获中国作协全国文学期刊荣誉奖。他对我非常重视,一经结识,便经常招呼我参加编辑部的座谈会,对一些作品和思潮开展研讨。他善于发现和无私培养年轻人的作法,既让我敬佩也让我仰慕。于是,我还按照他的话题在该刊上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此一时期,我还参加了《中国青年》杂志关于婚姻恋爱问题的研讨,于是,收到全国各地很多年轻人的来信,其中既有在校的大学生,也有农村的年轻人。他们都以为我是社会经验丰富老到的老者,岂不知我也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年轻人。有的读者正面临与女友岌岌可危的崩盘局面,我便以“哲学”思维给他们回信出谋划策,他们便没完没了地来信,我也只能偃旗息鼓不再回信,因为我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

005

1982年天津日报《文艺》双月刊目录

006

《文艺》双月刊登载的小说《天津兵》

007

读者来信

008

读者来信

毕业时我的论文指导是社会学教授崔清田,我和他没有私下的交往。论文的成绩是“优”,评语:“文字朴实有力,逻辑性强”。那时的南开大学哲学系给予了我们什么?一是教授们把渊博的知识积累倾倒给了我们,二是他们平易近人的扎实作风浸染渗透到我们心底里,三是把哲学的一般原理、知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传导到我们大脑中。这一点最重要。哲学是什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学问。是南开大学哲学系帮助我们这些原先只有朴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只知道简单的甲乙丙丁的宣传干部们,系统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总体把握了哲学这门无比玄妙的学问。当然,说把握,也仍然是概略的,只是自己跟自己比,是大踏步前进了。这样的学习又如同对一个人的再造和重塑,解决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问题;也等于对我们打开了一扇真理的窗,让我们窥到哲学宝库里的光辉灿烂与富丽堂皇。此后,我补充了政治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商业贸易、历史、文学等必备知识,读完哲学研究生的课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一个写作者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为日后创作出一系列受到好评的文学作品打下坚实基础。回首往事之时,不能不怀念那一时期的南开!

009

崔清田教授和学校教研室为作者的毕业论文评“优”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