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丹青 妙绘山川 —— 津门画家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画家何荣洪
在津门这片艺术沃土上,有一位画家,他以笔为杖,丈量山河万里;以墨为泉,润泽艺术心田。他,便是何荣洪,一位将一生心血倾注于丹青妙笔之间,用山水、人物、花鸟谱写艺术华章。
何荣洪于 1946 年出生,自小浸润在浓郁的艺术氛围家庭之中。母亲与姐姐们手中灵动的画笔,宛如点亮他艺术之路的明灯,牵引着他踏入绘画的奇妙世界。后来,他毕业于天津市工艺美院,在求学过程中,有幸先后师从王麦秆、赵松涛、赵树松等名师。在名师的悉心指导下,他潜心钻研,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艺术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毕业后,他选择参军,在北海舰队从事美术创作工作。军旅生涯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为他的艺术创作注入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复原后,他又在天津歌舞剧院和天津表演艺术辅导交流中心继续深耕美术创作领域。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题材广泛的美术作品,这些经历都成为他中国画创作的宝贵财富,为其艺术成就奠定了深厚根基。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先生深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他极为注重写生实践,常常背起行囊,深入生活,奔赴祖国的名山大川采风。在巍峨的山峰间,他聆听山风的私语;在潺潺的溪流旁,他观察水流的姿态。他用敏锐的双眼捕捉大自然的每一处精妙,从生活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创作素材,将所见所感融入画笔,使得笔下的山水作品犹如一幅幅灵动的山水诗篇,向世人诉说着自然的壮美与神韵。他的笔墨间,既有传统山水画的深厚底蕴,又融入了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表达。在构图上,他巧妙地运用虚实相生、疏密得当的手法,营造出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画面空间。巍峨的山峰在他的笔下拔地而起,有的高耸入云,似与天际相接;有的连绵起伏,如波涛涌动。山间云雾缭绕,似轻纱般轻盈缥缈,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梦幻的色彩,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何荣洪先生的国画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在艺术成就上也硕果累累。其作品《太行脊梁》在(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画面以起伏的太行山峦为背景,一位淳朴健壮的老农背着刚刚收获的麦子,在一块岩石上休息。从人物的强壮和憨厚的笑容中,体现出太行农民取得农业丰收无比喜悦的心情。《对酒图》被编入(二十世纪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画中人物与山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闲适洒脱的意境。《指点江山》被编入(中国书画作品精选),画面气势恢宏,尽显豪迈之气。《析道图》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当代中国名家书画联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此外,他的作品还被选入(中韩友好交流书画展览),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多幅作品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被众多部门收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高度赞誉。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山水画欣赏
何荣洪先生用他的画笔,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融入每一幅作品之中。他的山水画,是对自然的礼赞,是对艺术的坚守,更是对生命的诠释。在他的笔下,山川不再是冰冷的景物,而是充满情感与温度的艺术载体。他以丹青为媒,搭建起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沟通的桥梁,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精神的洗礼。
点击链接 继续欣赏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